倉頡之友
康熙与倉頡
主頁 自學 倉頡字典 康熙字典體

倉頡平台2022 網上輸入法 九萬漢字

論壇 聯絡 康熙字典網上版 捐助本站

倉頡論壇

在哪裡切--字首五情況、形勢說、【筆劃相連原則】、重疊...
  • 1# 鍾靈
  • 12427010318-9-2010 23:49:51
本帖最後由 鍾靈 於 4-9-2014 11:50 AM 編輯

全文連載十之一 (本站升版造成特殊筆劃字形無法顯示,在#30以jpg重貼本文)
前序說明:
----------
  本文撰寫因緣,是厂型字取字首困擾,及極少數重疊型字取字首規則有矛盾,尤其採分體成字作字首問題,
讓整體規則產生了特例。如:𩚇凳蠢𨧊㙜,字首各取成字「食登春每高」;.........。
  為了解釋,本文使用了以下「字形結構式表示法」符號:
1. 首身字形或字碼分隔符: 字首_字身;字首_次字首_次字身
2. 字形構式括弧:{上下疊} [左右列] (外內包)      不表構式字形組合:<字形>  "強調字形"
         + = 兩字形相連處           - = 自-號前字形刪除-號後字形
3. 省略表示符: x = (尾碼)包含省略(一或多個字形)   
         ~ = (首身中間)部份省略一字形     ~ = (首身中間)部份省略多個字形
4. 取碼=,不用括弧,碼用中文字母,酌用鍵位羅馬字母。  X = 錯誤取碼(碼用中文字母,酌用鍵位羅馬字母)
舉例:
&#135733;=(囗[王{罒一口&#161287;}])   --字形結構式 = 囗_王_罒一口&#161287; --取碼字形構式 = 田_一土_~女  --取碼式
鬱={[木缶木]冖[鬯彡]}   --字形結構式 = 木~木_冖_凵~ノ --取碼字形構式 = 木~木_月_山~竹 --取碼式
樹=[木{土口䒑}寸]     --字形結構式 = 木_土~廿_~丶  --取碼字形構式 = 水_土廿_戈   --取碼式
瀏=[氵{[<瓜-八>刀]金}丨亅] --字形結構式 = 水_竹~金_~弓  --取碼字形構式 = 水_竹金_弓   --取碼式

本文主旨摘錄:
--------------
 本文在探討分體字/組合字的字首、次字首切分問題。先引入區塊觀念,作為字首、字身、次字首、次字身的統
稱。區塊分具外廓字形的及無外廓字形兩大類。因而對應上有形的、有包圍界線的外廓區塊,及無形的、形勢上聚
合的形勢區塊。從而探討各種類型外廓區塊、形勢區塊,在切分字首、次字首的特性。一些新名稱是為了方便描述
而呼叫出來的,本不是倉頡手冊原有的名稱。在討論重疊型的疊字,借用幾個同意義但由不同角度描述的名辭:
字形=倉頡所指的筆劃組合,是一普通稱呼。在倉頡規則下,若是不可再分的基本字形就是字母及輔助字形,若由不
     同的基本字形組成,且依倉頡規則切分出來的便是各指定的區塊。
區塊=在倉頡二刀貫穿切法所切出的的字首、字身、次字首、次字身的統稱
字根=這是一般輸入法對基本字形的稱呼,倉頡將之分作字母及輔助字形兩類
構件=非倉頡定義之區塊,是一般輸入法所指組成一字的不同字形組合,尤借用以指組成疊字的成員字
成字=一個完整的字
    本文主旨是藉由蒐集許多字例分析,企圖統包二刀貫穿切分法所有狀況,總結成五情況,希望在更高層級上呈
現出一個更簡易、整體的圖像。並因而探討一些在取碼規則上互相矛盾的字例(標以★號),籍以建議訂正,使整
體規則在實踐上更簡潔,消除破壞整體規則的運用實例,方便後來用者。
    本文大綱:序文
              回顧基本的字首取碼。分體字切分或取字首先要認定區塊,總結共有五情況
              整理其上部有外廓包圍的字形區塊作字首的重疊型字,【情況一】及【情況二】比較
                一、研究上方具有人相似型外廓字形的上下重疊型字
                二、研究上方具有厂類外廓字形的上下重疊型字
                三、研究上方具有&#131274;類外廓字形的上下重疊型字
                四、研究上方具有&#131278;型外廓字形的上下重疊型字
              比較包圍外廓字形在不同的取碼區塊位置上的情況
              比較包圍得多或少的字形
                附帶研究咼和商--一個包含省略,一個沒有
              「形勢說」和拓撲變形的觀念;借用字首情況一、二、四的研究
              三代及五代【筆劃相連原則】,兼研究「春登」作字首、「叢業」為連體字的研究
              總結重疊型字在字首區塊位置上,各類型外廓字形的情況,並蒐集「新問題字」
              結語
倒序瀏覽 看全部 全部回復103
  • 2# 鍾靈
  • 18-9-2010 23:53:08
本帖最後由 鍾靈 於 20-6-2011 08:02 PM 編輯

全文連載十之二
以下本文
序文
-----
  朱先生的中文輸入是奠基在中文的特質上,就是視形知義/以義推形,運用到電腦上就是光學閱讀(西方拼音文
字特質是反應聽覺的語音聽取,由拼形得音而知義/以義出音得形)。倉頡先把全字切分成不同的字形區塊,依不
同位置稱作:
字首(整字的外、左、上)、字身(字首之外剩餘)。若字身還可再切分:
次字首(字身之外、左、上)、次字身(次字首之外剩餘的字身)。
然後,倉頡模擬光學閱讀的特性,對各區塊最能代表其外廓特徵的首尾字形取碼。自外而內、上而下、左而右,
由區塊的左上角到右下角,取出最外、最上、最左的首碼及最內、最下、最右的尾碼。
個人的寫字,是在時間上作筆劃的序列化動作。模擬光學閱讀的特性,是不想輸入法因組字而另訂的專用筆順規
則,對個人的寫字筆順習慣產生排拒現象,讓打字和寫字各歸各的路。
  可切分成字形區塊的,就叫分體字(三代)/組合字(五代)。不能切分的,就叫連連體字(三代)/整體字(五代)。
在對連體字(三代)/整體字(五代)的解釋,五代手冊:
「筆劃相交, 無法分離, 或雖非全部交連但形勢上為一完整個體。」
是把整個字看作一個單一區塊來解釋。本句觀念也同時應用在分體字/組合字內部結構的各個字形區塊上的認定。
(五代對三代的連體字擴充解釋,併入例外字的複合字、難字、特殊字等,合稱整體字。)
  ●●連體/整體與分體/組合之分辨、切分區塊判定、區塊界線、切分首身(包括次首身)、分體切分下刀位置
的認定、【筆劃相連原則】,這六個主題,都是同一問題的不同面向的說詞。●●
  連體字/整體字就是把一整個字作一個區塊看,故沒有可切的字首,一般就以首碼當作字首(三代),如:
&#131326;爾興馬鳥亞&#135519;。
某些字形之間認定是否相連,手冊在描述連體字/整體字,訂有【筆劃相連原則】(三代:《連體字筆劃交連規則
》、五代:《整體字字形筆劃相連原則》),這是人工定義聚成字形區塊,依此,得一字一區塊者,就是連體字/
整體字。不合以上的原則,得一字多個區塊者,便是分體字/組合字。
  五代手冊第56頁:「中文字形體各異,筆劃複雜,很難用簡單清楚的文句定義『整體字』,以下是幾個歸納原
則:........《整體字字形筆劃相連原則》.........」。這或可說是某些字會有爭議的源頭,因為「很難用簡
單清楚的文句定義『整體字』」,換句話說,區塊認定「很難簡單清楚」。
  區塊認定時,有有形的(外廓字形所包的外廓區塊)及無形的(形勢上聚合的形勢區塊)兩種形式、共五種情況
(容下詳述)。區塊認定後,區塊之間的界線就成了(第一刀)字首和字身、(第二刀)次字首和次字身的切分線。
這個區塊外圍界線,外、上、左的左上角字形是本區塊取碼的首碼,內、下、右的右下角字形是本區塊取碼的
尾碼。字首和次字首取首碼、首尾碼,字身和次字身取首尾碼、尾碼。研究結果,所訂基本字形(字根)配予字
首,最多取兩碼即足夠表示所有中文字;而配予字身,需取最多三碼。於是訂下每區塊最大碼數規定。
  依三代手冊方式約化整個倉頡輸入法為三大規則(通則=取碼方法、原則=取碼規則、附則=例外字):
  (不採五代手冊的濃縮說法,因嫌不夠清楚。)
一、(通則)各個區塊最大碼數規定(共有20種組合,但祇需記得二刀貫切法即可)
            (外上左)
           ┌字首(≦2碼)        ┌次字首1碼+次字身≦2碼
           │   首、首尾       │   首     首尾、尾、(空)
  ┌1.分體字(≦5碼)┤     ┌分體字身(≦3碼)┤
 字┤        └字身(≦3碼┤        └次字首2碼+次字身≦1碼
  └2.連體字(≦4碼)       └連體字身(≦3碼)    首尾    尾、(空)
        首次三尾           首次尾
 口訣:區塊首身次首身,左上首起右下尾。
    連體字碼不過4;分體字首2身3,分身再切次首身,次首1首次身2、次身1尾次首2,連身不切不過3。
二、區塊切分取碼流程:
       ┌───下一區塊─────┐
       ↓            ↑
 字───切  區  塊───取字形───得碼───全字得碼
     (通則)(附則)    字(原則) (通則)
      外形 複難特   母 完省  最大碼數
      廓勢 合 殊   表 整略  (附則)
       ︵ 字字字     、原   特重
       筆 (例外字)    精則   殊複
       劃         簡    字字
       相         、    (例外字)
       連         字
       原         形
       則         特
       ︶         徵
                原
                則
對連體字,有【筆劃相連原則】作參考,我們可以依序把一個個字形找出並對上碼。
對分體字取碼,倉頡在切分字首、次字首等取碼區塊時,後述這些型的字都很易識別:
並列型字、
包圍型字,
及字中區塊具有四三面包圍外廓字形(囗冂凵匚コ類)的字(不論是並列型、包圍型或重疊型的字)。
令人迷惑的有重疊型中,無外廓區塊的多層重疊型、疊字、及具有二面包圍外廓字形(厂&#131278;&#131277;&#131274;類人型)的重疊型字。
 《切分字首、次字首易難表》:(版面字形關係,下表格線無法顯示對齊,可複製再貼到筆記本即可見格線對齊)
 ┌───────────┬───────────┬───────────────────────┐
 │結構字型\區塊有無外廓│   有(外廓區塊)  │         無(形勢區塊)        │
 ├───────────┼───────────┼───────────────────────┤
 │   包圍型     │易 【情況一、情況二】 │         易 【情況三】        │
 ├───────────┼───────────┼───────────────────────┤
 │   並列型     │易 【情況二】     │         易 【情況三】        │
 ├───────────┼───────────┼───────────────────────┤
 │   重疊型     │易(四三面) 【情況二】 │易(上方是連體區塊構件或全字區塊不超過三層的 │
 │           │           │  字形的分體字區塊構件)【情況四】     │
 │           │難(二面+人相似型)   │難(少部份全字區塊含超過三層字形的分體字(多  │
 │           │  【情況一、情況二】 │  層重疊)區塊構件)  【情況四】      │
 ├───────────┼───────────┼───────────────────────┤
 │疊字 多層重疊字   │易 【情況二】     │易(以連體成字作構件、構件不全是同一字、由三個│
 │   多幢並列字   │           │  成字作構件重疊組成;二個分體成字作構件並列│
 │           │           │  組成)        【情況五之一】   │
 │           │           │難(由二、四個分體字成字構件重疊組成)    │
 │           │           │           【情況五之一、二】   │
 │           │           │易(由六成字構件重疊組成)【情況五之三】   │
 └───────────┴───────────┴───────────────────────┘
  ●★(假如沒有一些形勢上考量的「例外」的那種「難」,【情況五】(之一到之三)及【情況四】之「難」
 ,去除造成困擾的衍生難例,倉頡就真的簡易了:
  「消除不當的難例,【情況五】(之一到之三)全部可以合併在【情況四】,因為疊字其實是重疊型的一個特
 例而已。
    祇以【筆劃相連原則】作字形相連形成區塊作依歸,不以分體成字構件作區塊,【情況四】之「難」也就消除了。
    二面包圍的「冂類+人相似型」中,人相似型可單純化地祇取字首「人」(就是不歸入具有包圍能力的外廓字形
  ),至於「合」為複合字首則依規定作字首。
    祇剩「二面」的&#131278;類、及&#131274;類,因特性使然,稍為注意其突出於外廓的字形先取,便無難事了。
    多幢並列字沒有任何取碼困擾,在此祇借用疊字空間一併討論,作為完整交待。
  如此,整體上,完全合乎倉頡規則,簡潔易懂,何難之有?)
  在取碼的各種字形中,包圍型外廓字形是明顯的取碼字形,也成了區塊切分的界線。總結包圍型外廓字形,
有包圍四三二面共九大類:    囗、冂、凵、匚、コ、厂、&#131277;、&#131274;、&#131278;。
  並可細分作若干型:(其他的還有許多,如&#131274;類還有:虎鬼是風....,無法盡列)
    囗(母-÷)(匃-人)(瓦-丶)、冂几1乃戊;人大父&#59441;&#59459;癶夂、凵山、匚、コ、
    &#131207;&#11905;厂广疒&#148843;产厃{詹-言}{&#162383;-言}虍耂尹尸戶&#131292;、&#131276;勹&#131342;&#11908;气弋戈&#14766;&#59451;&#14768;(畿-田)、&#131274;廴辶几2走毛尢、&#131278;
   (几1=風&#169395;、几2=&#132685;&#169437;)
   (有些如&#131292;走等,不像尹或厂广有位於上下重疊的字首結構的,因疊層不多,沒造成要選取「外廓」或「外廓
     所包圍的區塊」作字首的困擾。)
上面列出眾多包圍型的外廓字形(還有更多未盡列出),有許多就是三代及五代手冊(五代稱厂類&#131274;類為向下向右
方延伸),在解釋字首的舉例中所列出的。其中人型(及其相似型)厂類外廓字形,在上下重疊型的字,會因向下
撇的筆劃,撇長撇短所包圍的區塊範圍,而使字首切分位置有變化,其標準就是撇長所包範圍。下面將詳細論之。
  包圍型字形有外廓字形,可協助作區塊界線,是有形的,是自然劃出的外廓區塊。這個納入下述的【情況一】
、【情況二】來討論。沒有外廓字形的區塊,便是無形的,是形勢上聚合的形勢區塊。這個納入下述的【情況三、
四、五】來討論。審視字形見證「形勢說」的是借用五代手冊介紹「整體字」的一段文字:「雖非全部交連但形勢
上為一完整個體」。這段文字也相當於是指「與其他相鄰字形比,它是相對地分離的」。這觀念充斥整個輸入法的
規則中。「完整個體」就是一字形區塊,在切分時就是認知到形勢上的這麼一個區塊,纔能切分出字首、次字首等
的字形區塊來的。在包圍型外廓字形的情況,形勢上被外廓字形包圍起來的,就是一個區塊,依切分位置而確定為
字首、字身、次字首或次字身。
  缺乏明顯有形外廓包圍的,就得借用「形勢說」的觀念,憑形審勢。對於大部份並列型的字,重疊型的字,就
算沒有外廓字形作區塊界線,區塊也容易辨識,並在第一刀切出字首、第二刀切出次字首。
  不過,仍有一部份的字,例如,重疊型的字中,有一部份,其上方具有人相似型(人大父&#59441;&#59459;癶夂)厂型&#131278;型外
廓字形的,少部份其他重疊型的字,尤其是疊字,在取字首或次字首時,令人有不知如何切的疑問。在整理這些
「問題字」,而逐漸整理出手冊上明述不足的情況,之前的疑問也逐漸得到解答,並同時對手冊中描述整體字(
及取碼字形區塊)的「形勢說」更有瞭解,卻又發現一些字例,在比對下,或者是沒有規則可循,又或者是可能
在幾種情況中難以作決定的。真幾乎把人搞瘋了。於是借用符號★標示這些新的「問題字」,望各位大大給予指
導!
  • 3# 鍾靈
  • 19-9-2010 00:10:43
本帖最後由 鍾靈 於 5-12-2010 11:33 PM 編輯

全文連載十之三(三之一)
我們先回顧基本的字首取碼。分體字切分或取字首先要認定區塊,總結共有五情況
-------------------------------------------------------------------------
1. 【情況一】:有外廓字形包圍整個字,祇以外廓作字首。這種情況祗發生在包圍型字。包圍外廓內的字身,
   所有型的(重疊、並列、包圍、連體)都有。
   1)包圍性質穩固明顯
      字首:囗、匚、コ
      字例:因、区、&#155176;
   2)類似重疊型,向下包圍、向下延伸
      字首:冂几乃戊;人大父??癶夂、&#131207;?厂广疒&#148843;产厃{詹-言}{&#162383;-言}虍耂尹尸戶&#131292;、
      字例:冈风&#136532;咸;亽太&#166223;春卷登冬、左后&#133676;庀病&#148858;産危 詹     &#162383;    虎者君尼肩眉、
      字首:&#131276;勹&#131342;?气弋戈&#14766;?&#14768;(畿-田)
      字例:司匐  &#155174;氫贰或  載韱 畿
      其中,人相似型(人大父??癶夂)、厂广,就有取外廓字形或包圍區塊的作字首的困擾,容下詳述。
      本連載長文對人相似型(人大父??癶夂)的結論,是不應視作具包圍能力,詳論在下面文中。
   3)類以並列型,向右包圍延伸
      字首:&#131274;廴辶几2走毛尢  瓦風  鳯充免
      字例:&#14445;建道&#132651; 赵&#146224;&#138201;  瓩&#169393;&#19230;&#172372;&#133212;勉
   4)類似重疊型,向上包圍
      字首:凵山、&#131278;
      字例:凶幽、&#139725;
   大部份都很易取碼,不過稍需注意的是:其中,厂包圍型、&#131277;包圍型、&#131278;包圍型有點類似重疊型的變化型;
   &#131274;包圍型有點類似並列的變化型。下面另文詳論之。
2. 【情況二】:有外廓字形包圍部份字形,以外廓所包圍起來的區塊作字首(該取碼區塊中,外廓字形成為首碼)。
               這種情況發生在重疊、並列、包圍三型的字都有。很易取碼。
   重疊型字的上部被外廓包圍:恩&#136049;蹷炰&#166243;&#135800;...;     具外廓的包圍型字組成的疊字:&#139733;&#146159;&#132763;
   並列型字的左部被外廓包圍:臦&#157926;&#172056;麟斷&#143549;;        並列型字身的外圍被外廓包圍:&#135697;&#135733;
   包圍型字的外圍被外廓包圍=多重包圍型字(目前祇見兩重包圍,未見三及以上重數甚至是相同外廓的(「&#138014;」
                             字首是三重?、「遞」三重外廓,兩字除外):
                             &#132764;&#133482;&#133481;&#133484;&#133483;&#135638;遞虒圖闁
   在並列字中,有一特別要提是:鬼及左邊鬼偏旁的字。
     假如回到第三代,鬼是複合字,自成一區塊,左偏旁為鬼的字,自然都取「鬼」作字首,正確。
     在五代,「鬼」不再是複合字,取碼變為:鬼=竹山_戈;字首=[鬼-厶]。鬼是成了分體字。問題,例舉魅:
     魅=竹戈_十木;(所有左邊為「鬼」的都是取左邊字首為「鬼」。為何不取:字首=[鬼-厶],次字首=厶,
        次字身=未,反而視「鬼」作一區塊,取作字首?其他如:&#171337;魍魎&#171242;&#19496;&#171166;&#171233;&#19491;&#171186;&#171222;&#171214;&#171336;&#171333;&#171253;..........,
        都如是。
        魅是並列型分體字,比對「麼」是重疊型分體字。[鬼-厶]是向右包圍的外廓,且形同向右三面包圍(右下
        角)。广是向下包圍的外廓,包圍了林,字首便取=麻。[鬼-厶]相當於字首麻的外廓广,厶相當於字首麻
        內的林,[鬼-厶]向右包圍了厶,字首便取=鬼。未是字身,相當於麼的字身幺。這種情況,跟「&#132019;」取成
        字作字首,是不同的,因人沒有包圍能力(由眾多人在上的字例看),人並未能包圍[一木],故上方的余
        不能看作是一個區塊。
     除鬼,目前找不到向右包圍的字例。
     至於如「&#133196;&#133212;&#133220;&#133270;勉.....」以充免等左偏旁的字本身即是連體字,向大延伸的乚裡也沒有任何字形,就不會
     像「鬼」一樣。它們都屬於【情況一】的。
3. 【情況三】:沒有外廓字形,但形勢上看,區塊界線明顯,二刀貫穿切法大顯身手,第一刀即切出字首,第二
    刀即切出次字首。這是一般情況,一看便知,重點是刀切要貫穿。包圍型字有外廓,在【情況一、二】,不
    在此考慮。本【情況三】發生在重疊型(連體字字首或全字不超過三個字形的)、並列型的字。通常這類字有
    三種:
    1) 第一刀所看全字字首及第二刀看次字首,第二刀與第一刀互為垂直向、或切不過去(字身包圍或連體),也
       有第二刀與第一刀是平行但界線清楚的:
       全字是重疊而字身是並列、包圍、連體、重疊(不出二疊層的多):萌霜虈&#171128;、窗嗇、靨篤、煎魯賣
       全字是並列而字身是重疊、包圍、連體、並列(不出二幢柱的多):昭溫灪、蟈桐、漢觀、條滌州洲
    2) 全字至少有一字形橫貫或直穿而過:鬱&#131285;
    3) 沿橫向或直向軸,必有一條軸其兩邊的字形數不對稱的(不一樣):&#136474;&#161071;
    一、祇能水平向貫切的上下重疊型
        鬱  字首=[木缶木]→取碼=木木,字身={冖[{&#132749;匕}彡]}→取碼=月山竹
                                      (次字首=冖→取碼=月,次字身=[鬯彡]→取碼=山竹)
        &#136474;  字首=[土鹿土]→取碼=土土,字身=[鹿鹿]→取碼=戈心心 (第二刀祇有上下切纔可貫穿)
                                      (次字首(左下角)=鹿→取碼=戈心,次字身(右下角)=鹿→取碼=心)
        &#161149;  字首=兓→取碼=一山,字身={曰&#17845;}→取碼=日中戈;次字首=曰,次字身=&#17845;
        &#161071;  字首=比→取碼=心心,字身=[虫&#17845;]→取碼=中戈_戈;次字首=虫,次字身=&#17845;
        &#140712;  字首=衛→取碼=人弓,字身={丅{ノノ夕}{又巾}}→取碼=一_竹月;次字首=丅,次字身={ノノ夕}{又巾}
            垂直向貫切通不過
        &#162974;  字首=衛→取碼=人弓,字身=&#162900;→取碼=月_一月;次字首=月,次字身={豕巾}
            垂直向貫切通不過,上部三直欄下部二直欄。
        &#160120;  字首=艹→取碼=廿,字身={鹵日{&#132732;丨}}→取碼=卜田中;次字首=卜田,次字身=中
    二、祇能垂直向貫切的左右並列型
        須  字首=彡→取碼=竹竹,字身=頁→取碼=一月金
        順  字首=丿→取碼=中,字身=[丨丨頁]→取碼=中中金;次字首=丨→取碼=中,次字身=[丨頁]→取碼=中金
洲  字首=氵→取碼=水,字身=[州]→取碼=戈中_中
        &#166149;  字首={ノノ丿}→取碼=竹竹,字身=[{酉鬲[亻丶]}彳]→取碼=一火_中;
                                      次字首={酉鬲[亻丶]}→取碼=一火,次字身=彳→取碼=中。
                 ★本字字首之尾碼是直撇,應取碼=中,本字尾碼字形「彳」,「亻」應取碼=人;全字應取碼=hlmfo
4. 【情況四】:沒有外廓字形,疊字、多層重疊型及多幢並列型。形勢上,左、上字首位置與右、下方較分離的
               部份取作字首。
   一、包圍型字:
       因有外廓作界線,不在此考慮。
多層重疊型或多幢並列型,其首身分界線,跟首、身區塊內部字形的排列同一方向(平行),是值得研究的。共有兩種型:
界線全是垂直的是多幢並列型(如:州洲瀏川汌浉……)。界線全是水平的是多層重疊型(如:壽&#17799;龠&#168291;&#160076;……)。
   二、並列型字:
   1)並列型字,所有區塊界線全是垂直,除左方「羽」的字,因垂直界線清楚並無發生取字首困擾,如:候辯樹湖。
     目前祇見左方「羽」的字易混淆,如:羾&#156674;&#156796;&#156704;&#156748;&#156804;&#156801;&#156801;、&#156674;&#17298;&#17289;&#156704;&#17300;&#156840;&#156752;、&#156775;&#156685;翐&#156717;&#17292;&#156805;、翍&#156763;&#17297;&#156763;翪&#156790;....為
     降低重碼字,特設「羽」作複合字首 ,取字首問題便解決了。
   2)另,「鬼」作左偏旁的字。見上面,鬼應列為向右三面包圍的外廓。
   三、重疊型字:
   唯有區塊界線全是水平的重疊型的字,某些字會有問題。這要憑形勢來審視,但有時似乎沒有固定標準。
   1) 假如上方是一個連體字,那是自成一區塊,字首自然是取這個上方連體字部份。這也不成問題。如:&#141586;&#141248;。
   2) 假如上方是分體字,且全字不超過三層區塊的字形的,這種形勢上下分離的界線,不影響二刀貫穿切法界
      線判斷,也不成問題。如:怠憂害袁實暴當意響畫谷靠....
   3) 假如上方一、二層字形可組成分體字,且全字又是超過三層的字形的多層重疊,這種形勢上下分離的界線
      ,大部份可確定其字首,如:臺襄龠藝簽睘廣富......。
   4) 但,少數多層重疊字卻是不易確定字首。因其上方或左方的分體字(成字)可視作一個較為聚合成的區塊
      而取作字首,也可把這分體字裡可切分的區塊部份(字形)切出作字首。兩者如何取捨是令人迷惑的。這
      種字,全字必是超過三層的字形的多層重疊。目前所見字例,例如:
      &#159737;=hake--有五層,向下每增一層都是成字(卄&#17572;莫&#134874;&#159737;);若要取成字作字首,該取哪一個,切哪一層?
      &#155018;=hbut--有五層,「竹&#154405;篹」都是成字,又該切在哪一層?
      ●下面,將以「&#148712;」作例總結,說明回歸倉頡初衷,將可消除個人自由心證的形勢說產生的疑慮。
      可以解說的是,其與下方界接的字形有明顯分離情況,但這種解說又變成了特列!並不建議。例如:
      {艮-日},{巾}---腳小,口---水平線。但把界線上移或下移也可能找到其他具分離的字形。不過,儘量要先
      取最靠上方的第一個分離界線。如:
     (1) 取人作字首:
             愈=人_一_月心=ombp。人作字首。所查過的有字形人在上方的字,字首都取「人」。
             龠=人_一_口月=omrb。人作字首。
     (2) 以口---水平線作界線。取合、舍作字首:
             &#135899;=人口_土=org。此字因「合」訂作複合字首,在確定字首時不再有疑問。
             &#135979;=人口_土=org。人在上方的字都取人作字首,但此字取上方「舍」作字首。它既不是已訂的複合字
                              首「合」也不見得字形人的兩撇下包到下方的整個{干口}字形,造成「舍」是一個
                              區塊。故此,應以一般字看待,字首祇取「人」,字身為{干口_土}。
                          ★到底字首取「人」或「舍」,有爭議。建議字首取「人」對整體倉頡規則是最理想。
  • 4# 鍾靈
  • 19-9-2010 00:12:37
本帖最後由 鍾靈 於 28-7-2011 11:05 PM 編輯

全文連載十之三(三之二)
     (3)以腳小{艮-日},{巾}作界線來取字首:
             &#169607;=人女_廿=ovt。字首取食。在上方的字都取人作字首(在上方的「合」因訂作複合字首「合」而除外)。
                              「食」字形本身是成字,食字的腳{艮-日}很小,與下方相接處祇有艮的腳,一點。
                ★與「&#169607;」反例,&#169691;=人_戈_日金=oiac。「&#169691;」與「&#169607;」同型,但取字首標準不同?字首統一取
                  「人」對整體倉頡規則是最理想。
             &#135942;=人木_土=odg。字首取=余。與下方相接處,是木的腳, 祇有一點。
     (以上也作為比對人在上的一些字,取字首情況。★建議人在上的重疊字,除指定的複合字首「合」外,其餘應統
       一以人作字首,可使規則單純化。)
             啻=卜月_中月_口=yblbr(五代)。基於{巾}---腳小,第三代取「帝」作字首,取碼=卜月_口=ybr。
                              後第五代依「旁」的方式,取{旁-方}作字首,字身改為{巾口}。五代倉頡2008軟體
                              又設第三代取碼=卜月_口ybr作容錯碼。建議五代的取碼纔是正途。
     (4) &#13916;=卜月_土。字首取高。基於高是一成字,便將之視作一區塊,字首便取=高。
           &#19433;=卜月_日山。字首也是取高。
             但,高也可再分。把整字作一整體看,字首也可祇取=亠,字身:次字首取=口,次字身取=冂~土=月土
             ,全字取碼=卜_口_月土,也是合理的。★到底字首取「亠」合理,或取「高」合理?跟上面「人」在上
             的重疊字一樣,應該取「亠」作字首,對整體倉頡規則是最理想。
           槀稾稁&#131421;=卜_口_月木。假如高在上的字必須取高作字首,本字「槀」卻依一般慣例取亠作字首。★暫將
             「&#131421;」排除,因第三字形冖和冂有包含效果上的差異,但同樣結構的兩組字(&#13916;&#19433;、槀稾稁),取字首
              標準不同?
           膏&#19431;&#170702;&#170706;&#170714;&#140408;&#170700;=卜_口_月月=yrbb,暫將「膏&#19431;&#140408;」排除,★仍有同樣結構的「&#170702;&#170706;&#170714;&#170700;」,是以「亠」
           作字首,跟「&#13916;&#19433;」取「高」作字首,仍不合?
           ★「&#170690;」下方孔所佔空間大,比「&#13916;&#19433;」更有資格以「高」作字首,但:&#170690;=卜_口_月山,取「亠」作字首。
     (以上比對高亠在上的一些字,其取字首情況。★建議亠在上的重疊字,應統一以亠作字首,可使規則單純化。)
     (5) &#173053;=竹水_廿一=he_tm,&#160897;=竹水_中一戈=he_lmi,兩字皆取字首=黍。由於連體字形祇能到「秂」,不
              及於「水」,故,應取碼:&#173053;=竹人_水_廿一=h_de_t,&#160897;=竹人_水_中戈。
           (黍在上的重疊字,也祇有這兩個,沒有其他供比對)
             與「&#173040;=竹木_人水_日=hd_oe_a,取字首=禾」不合。  
             與「&#170060;=竹木_日_竹日=h_da_ha,取字首=禾」不合(註)
             ★=》五代2008軟體, &#173053;=he_tm(取字首=黍)、&#173040;=hd_oe_a(取字首=禾)、&#170060;=hd_a_ha(取字首=ノ),
                  三者結構同,取碼標準不同?
     (6) &#148712;=廿_{[[北-匕]口匕]_灬雨彐=廿_中心_一=tlpm。本字有五層,上燕下雪,但字首並非取上方成字燕,
              而是廿。字身是廿之外的字形。
   5) 【情況四】 三、重疊型字   結論:
    ●「&#148712;」是典型的以每一層的字形依序來取碼,是最典型的重疊型字的取碼方式。所有重疊型字都以此作標準,
       【情況五之一】、【情況五之二】、【情況五之三】,皆應以此作標準,消除了【情況五】的特例,整體上
       倉頡取碼就簡易多了。如此,上述【情況四】  三、重疊型字   4) 少數多層重疊字,其所列的兩字「&#159737;&#155018;」
       疑問就可解了:
              卄&#17572;莫&#134874;&#159737;--「&#159737;」有五層,它的每一層都是成字,那該切在哪一層?
              &#155018;hbut--有五層,又該切在哪一層?
       結論是:一律就是第一層的字形作一區塊取作字首(另訂之例外字,如複合字首、特殊字等除外),省事又
               簡潔。
5. 【情況五】:沒有外廓字形,由【情況四】引申,以成字作構件組成的疊字。疊字的特徵是以成字作構件。疊字有
  由「同一分體字或不同分體字,或連體字」來組成的,以同一成字作構件組成佔絕大部份,且每一成字構件所佔空間
  相同。基本上,疊字是重疊型字的一特例,就是多層重疊型(多層字),應該比照【情況四】的重疊型字來依疊層上
  而下之序,逐層字形取碼,如此,【情況五】可以取消。
    (部份「疊字」是二成字並列組成,可稱之為二並字,當然以並列型字處理。這裡暫把多幢並列字也放在疊字內討
  論,因它沒有造成取碼困擾,故不另闢討論空間。)
    闢此【情況五】討論空間,是因有少數字例使整體規則變複雜,及同結構卻以相互矛盾方式取碼,若能消弭這種情
  形,這外掛的【情況五】就能合併回到【情況四】,使整體規則實踐上簡潔清楚。
  1)明顯可確定是上下切結構,較易處理:
     (1)疊層結構明顯:祗可上下切分的。如:&#162725;rrhrr;&#154132;&#154186;(字首穴)&#168291;(字首雨)
                      ---- 這裡祇能找到類疊字,因頂了一個不同於成員字的字形。
     (2)使用三個成字構件,不論其構件是分體字或連體字。因上方祇有一個成字構件,下方兩成字構件,它祇能
        切分成上下兩部,明顯上下分離。這是很易處理,如:鱻&#156872;&#19002;靐譶&#164930;飍。                -->110409刪「&#162651;」
     (3)以相同之連體成字作構件組成,可取上方組字作字首,沒爭議,因連體字本身即一區塊(或兩連體字作一區塊)
        ,不論是二疊三疊四疊字。如:&#131303;畕&#149031;&#170315;&#132667;&#140369;&#168498;&#155371;&#132311;&#137530;&#167406;&#167422;&#141706;&#158149;&#132411;&#156875;...。
  以上都是上下疊層明顯的,所以很易處理。以下的就得研究了。
  2)由二或四個分體字作構件,組成並列型或重疊型的疊字,尤其次字首次字身都是多碼的(多幢或多層),就
     有字首切分取成字(【情況五之一】)或取成字內之區塊(【情況五之二】)的取捨疑慮。如次字首次字身是單碼的
     ,因無法彰顯出【情況五之一】及【情況五之二】的差異比較及取捨問題,反而易解決。
     原則上,個人認為【情況五之二】方式(取成字內之區塊)是較簡易操控的的。
     因四疊字可作左右切也可作上下切,到底左右與上下,應以哪種方式優先,曾經困擾許久。原來,重疊字也不過
     是重疊型的一個特例而已,應該作上下切處理,纔符合倉頡精神。但,實踐上卻又有少數是作左右切來處理的,
     其重點是少數不作上下重疊型處理的四疊字,在字首一側或字身一側的兩成字或構件是相同的成字或構件組成,
     具同質性或同型。
     於是產生一個潛規則--●同形同側原則:
       以同一成字或構件組成之一側劃出首身分界線(就是以不對稱軸作為切線)。
     (1) 【情況五之一】:以組成之分體字成字構件作單位(區塊)來切字首
        要取左方的,還是上方的分體字作字首或次字首?通常所見是取上方的多,但主要比較是取左(左右切)或
        取上(上下切),哪個切出的是較有意義的,即是,它是不是一個成字,且是組成層次較高的成字。
       1) 兩相同分體成字並列:                                       (或許可稱之為同分體二並字?)
          -- 取左側(成字)作字首--這是可接受,也是合理的。因它是並列型字。
             囍=土口_土_口口=grgrr,由兩喜字並列。喜是比土口艹具有較高層次的成字;取字首就切左方的喜,
                不切上方的[土土]因它不是成字。
             &#135555;=廿口_廿土_口,由兩善字並列。善是比?&#17553;口具有較高層次的成字;取字首就切左方的善,不切上
                方的[&#17553;&#17553;]因它不是成字。
             誩=卜口_卜一口_,由兩言字並列。言是比亠一口具有較高層次的成字;取字首就切左方的言,不切上
                方的[亠亠]因它不是成字。
             &#170064;=竹日_竹木_日,由兩香字並列。香是比ノ木日具有有高層次的成字;取字首就切左方的香,不切上
                方的[秝]或[ノノ]。
             &#162651;=卜口_卜口_口,由三個言字並列。言是分體字,但&#162651;是明顯多重並列,字首取左邊「言」。很易找。   ---->110409補
             &#161947;=月弓_月弓_弓,由三個&#151791;字並列。&#151791;是分體字,但&#161947;是明顯多重並列,字首取左邊「&#151791;」。很易找。   ---->110409補
             一般上兩分體成字並列,較兩分體成字重疊,容易取字首。像誩&#170064;和&#162335;&#170060;,誩&#170064;切出左邊作字首,但
             &#162335;&#170060;卻以整個字來看,取亠禾作字首。(註)★到底「&#162335;&#170060;」切字首,用【情況五之一】或【情況五之二】
             方式,令人疑惑。
             註:「單純之丨和ノ筆畫與其上的字形相連 」
       2) 兩相同分體成字重疊:                                       (或許可稱之為同分體二疊字?)
          ---- 取上方成字構件作字首,本結構會有【情況五之一】及【情況五之二】的取捨問題。
          採【情況五之一】方式,在重疊型字上使用是不建議的,建議應採下述【情況五之二】方式。在(1)【情況
          五之一】及(2)【情況五之二】的總結上,會再論述一次。
            &#132019;=人木_人_一木。由兩余字疊成。余是比「人一木」具有較高層次的成字;字首取上方「余」,不是
               切上方「余」的「人」。上方「余」的木,腳部小,明顯與下方「余」在形勢上是分離的。另,上方
               「余」的人外廓向下包圍的{一木}字形是整體,上方的「余」在形勢上成了一個整體區塊。故字首取
               上方的「余」。這是取 【情況五之一】 方式。
               ★「&#132019;」:所見人外廓在上的字,都取人作字首而不取人向下包圍之字形區塊。所以,字首取上方
                         「余」跟其他人在上的字取碼不合。又,
                         五代《整體字字形筆劃相連原則》1. 單純之丨和ノ筆畫與其上的字形相連
                         上方的「余」,木的│與上邊一相連。故,字首=人,次字首={一木},應得碼=一木,次字
                         身=下方「余」,得碼=木。全字得碼=人_一木_木。
                         五代倉頡2008軟體取字首「余」有錯。
          兩分體成字重疊的疊字,取上方成字作字首是有爭議的。更多的反例,在【情況五之二】有「&#162335;&#170060;」。
  • 5# 鍾靈
  • 19-9-2010 00:14:32
本帖最後由 鍾靈 於 29-7-2011 12:05 PM 編輯

全文連載十之三(三之三)
       3) 四分體成字組合:                                           (或許可稱之為分體四疊字?)
           -- 同形同側原則:以同一成字或構件組成之一側劃出首身分界線(就是以不對稱軸作為切線)。
         (1) 四分體字是同一成字,左右切或上下切,結果都一樣。        (或許可稱之為同分體四疊字?)
             &#168404;=一戈_一戈_戈,有雲字。雲是比雨云具有較高層次的成字;字首就取上方的[雲雲],不以【情況五
                之二】方式切上方的[雨雨],因雲比雨具較高組成層次。全字取碼=一戈_一戈_戈。改以【情況五
                之二】方式取碼=mbmmi。
             &#162726;=卜口_卜口_口,有言字。言是比亠一口具有較高層次的成字;
                     作上下切:={[誩][誩]}=卜口_卜口_口(字首上方誩,次字首左下角言,次字身右下角言)。
                     作左右切:= [{&#162335;}{言言}]=卜口_卜口_口(字首左側&#162335;,次字首右上角言,次字身右下角言);或
                               = [{&#162335;}{亠{一一口言}}]=卜口_卜一_口,次字首右上角亠,次字身右下{一一口言}。
                     形勢上看,作上下切,更合理。
                改以【情況五之二】方式取碼=yymmr。
             &#19003;=一田_一田_田,有雷字。雷是比雨田具有較高層次的成字。字首就取上方的[雷雷]。改以【情況五之二
                】方式取碼=mbwww。
             &#19612;=弓火_弓火_火=nfnff,有魚字。魚是比?有較高層次的成字。改以【情況五之二】方式取碼=nwfff。
             &#147841;=竹水_竹水_水=hehee,有泉字。泉是比ノ有較高層次的成字。改以【情況五之二】方式取碼=haeee。
             &#169569;=竹弓_竹弓_弓=hnhnn,有風字。風是比几有較高層次的成字。且几是外廓,更易切分字形區塊。
                改以【情況五之二】方式取碼=hnhnn(得碼一樣)。
         (2) 少數四分體字非由同一成字組成,左右切或上下切取碼結果相同。(或許可稱之為異分體四疊字?)
             雖左右或上下切結果相同,建議以同一成字或構件組成之一側劃出首身分界線來看待,較符合倉頡精神。
             &#140400;=尸尸_尸一_一(作左右分)
                 (★尾碼構件應為ヨ(碼=尸一),即コ內一,就應取外廓コ,尾碼取尸,得=尸尸_尸一_尸;
                      若視尾碼構件作彐(碼=弓一一),為ユ內一,尾碼取一,得=尸尸_尸一_一。)
             此例,作左右並列結構取碼所具意義優於作上下結構看,符合「同形同側原則」。
         (3) 少數四分體字非由同一成字組成,左右切或上下切取碼結果不同。(或許可稱之為異分體四疊字?)
             1/ 兩成字構件相同,以同一成字或構件組成之一側劃出首身分界線:
                下方兩個是同一成字作構件(具同質性),形勢上成上下重疊型。這種四疊字採上下重疊型來取碼:
                &#157907;=木廿_月月。(作上下分,因下方兩構件同是月。若作左右分,左右半都是沒有同質性。)
                &#156721;=尸尸_尸一一=sssmm。(作上下分,上及下都是兩相同構件)
                &#136617;=尸尸_弓戈_弓(作左右分,左及右都是兩相同構件)
                &#150772;=田田_一_口口=wwmrr(作上下分,上及下都是兩相同構件)
             2/ 四個不同成字作構件,作左右並列型取碼:(本例目前祇找到一個!)
                &#169571;=廿一_竹弓_山   上面「&#157907;&#156721;」兩字由四個連體字組成,而本例的「&#169571;」字是由四個不同的分體字
                           組成:
                           左上雚,左下羽,右上風,右下流,都是成字。本例「&#169571;」字以這四字作構件單位(區塊)
                           作左右並列型字來取碼:  字首=左方的{雚羽}={{艹&#167860;}[羽(?冫)]}=艹~ˊ=廿一
                                                   字身=右方的{風流}={(几&#17821;)[氵亠厶儿]}=丿~乚=竹弓
                           但既是疊字,且四構件成字所佔空間相同,就應以上下結構來看,整體規則實踐纔統一:
                                                   字首應取=[雚風]=[{艹&#167860;}(几ノ中一丶)]=艹~、=廿戈
                                                   字身應取=[[羽习]流]=[[(?冫)羽][氵{&#133843;丿乚}]]=?~一~山
             3/ 小心!以下舉兩近似於四成字組成之類似疊字,但不能算是疊字:
                &#163358;=山尸_人大_金=usokc,&#160933;=山尸_人大_戈=usoki
                   結構跟上述「&#169571;」相似,不算疊字。由不同之四個簡易連體成字組成,重點是横向切不過,上方兩
                   成字所佔空間(高度)不同。故不能成為上下重疊型。是左右並列型。
                &#169886;=人口_一山_山。乍看之下,易誤認作四分體連體混組的疊字。事實,它無法以上下切方式取字首,
                   而祇可作左右分。因左上的食與右上的旡所佔空間高度不一,無法橫向作上下切。
     (2) 【情況五之二】:把整個字當整體一區塊,以成字構件(分體字)內之區塊來切分。
          這有點類似【情況一】,但【情況一】是由外廓硬性劃整個字成一區塊,而這裡是形勢上視整個字為一大整體
          ,再切出每個成員字(成字構件)內部的構件為取碼區塊。
          嚴格說,如果沒有【情況五】分類作梗,這裡字例其實就是【情況四】。
       1) &#162335;:={亠_一_一~口}=ymmr,兩個一是在上方「言」裡,口是下方言的。不取上方成字{言}作字首。
               本字「&#162335;」由兩言字疊成,取頂上「亠」作字首。本字看來像是&#132019;的反例,它使用【情況五之二】方式
               ,而不採【情況五之一】方式取碼。它不像「&#132019;」那樣取上方成字作字首(若取上方成字「言」作字首,
               取碼會變成={亠口_亠_一口}。
               ★&#162335;和&#132019;兩字結構同,但取碼規則互相矛盾!
       2) &#170060;={禾_日_香}=竹木_日_竹木日=hdaha。
             本字看看來像是&#132019;的反例,以「形勢說」來看,同「&#132019;」字,但卻不取上方「香」作字首而得碼
             =竹日_竹_木日(【情況五之一】),因為:
             五代《整體字字形筆劃相連原則》1. 單純之丨和ノ筆畫與其上的字形相連。
             上方「香」,木與ノ相連,故字首應取={禾}=竹木,次字首取=日(上方「香」),次字身=香(下方「香」)
             。全字得碼=竹木_日_竹日。
       3) &#173733;=卜心_卜月_心。華文字筆劃最多的「&#173733;」字,四個龍字合在一起。作上下結構取碼, 字首取上部龖, 字
             身取下部龖,但字身部份取碼,不是以 【情況五之一】 之方式(次字首取左下角龍、次字身取右下角龍)
             。而是:
             次字首=左下「&#157327;」,取首尾碼;
             次字身=次字首之右的[{卜コ&#12625;匕}龍],取尾碼,取右下角的匕。就是把左下角龍的右半劃入右下角龍,
             合併作次字身。
             若以 【情況五之一】 之方式取碼:字首=龖=卜心、次字首=左下角「龍」=卜心,次字身=右下角「龍」
             =心,整個「&#173733;」取碼=卜心_卜心_心。
          &#132411;=竹金_竹金_金=hchcc。這另一位居華文字筆劃最多的是「&#132411;」,四個興字合在一起。興是連體字,自成
             一區塊,所以不會像&#173733;字令人迷惑。
      ★結論:1.【情況五之二】是合理的,【情況五之一】的重疊型字以上方成字構件(分體字)作字首,會使整體取
                 碼規則複雜化,不可取。當然,若其上方成字構件是連體字(自成一區塊)作字首,那自然是對的。
              2.尤其在二分體字重疊而成的重疊型字,【情況五之一】這種以成員字(成字構件)方式的字例,祇有
                「&#132019;」一個例。令人不知所措。
              3.在四分體字重疊而成的重疊型字(&#168404;&#162726;&#19003;&#19612;&#147841;&#169569;),建議應取消【情況五之一】的實踐,回歸到【情
                況五之二】方式(如「&#173733;」的取碼方式)。如此,【情況五之一】和【情況五之二】就可合併入【情況
                四】。
  3)【情況五之三】:由六個成字構件(多為連體字)組成的疊字。可左右切也可上下切。連體字成字構件不成問題,
      重點在分體字成字構件。原則如上述  3)四分體成字組合:
      --同形同側原則:以同一成字或構件組成之一側劃出首身分界線(就是以不對稱軸作為切線)。
    (1) 三層的可上下切成三層,也可左右切成兩行, 疊字既是重疊型的一種,應作上下三層結構,而且,還可避開左
        右切產生的同碼。其原則跟上述,如:&#145530;&#150800;
       1) &#145530;=田田_木田_田wwdww。上下三層,字首第一層[田田],字身下二層,次字首第二層[木田],
                                 次字身第三層[田田]。
       2) &#150800;=田田_田田_田wwwww。上下三層,字首第一層[田田],字身下二層,次字首第二層[回回],
                                 次字身第三層[田田]。
       3) &#150802;=田田_月火_田wwbfw。上下三層,字首第一層[田田],字身下二層,次字首第二層[&#135603;鳥],
                                 次字身第三層[田田]。
       4) &#172608;=田田_田竹_田wwwhw。從取碼看,是作左右並列。字首=左邊三疊{田田田},字身=右邊三疊
                                 {田鳥田}。
                                 ★本字&#172608;以並列型取碼,跟「&#145530;&#150800;&#150802;」等以上下重疊結構取碼有矛盾。應修正取
                                 碼為=田田_田火_田=wwwfw。
       5) &#162975;=一人_一一_戈mommi。作上下三層,字首第一層[豩],字身下二層。符合以同一成字的一側作首身
                                 分界線的方式。
       6) ●研究:&#135037;,是一個破壞上述「同形同側規則」的字?
           &#135037;=口口尸心大=rrspk 是否不對?
            本字是三疊層的重疊型,上層吅為同型,視作一層,作字首。下方四構件字身,右邊是同形,形成了左右並列型。
            如此,本字就是如「藷」這樣的兩疊層,下方是並列型。
            於是,本字還是符合上述「同形同側規則」:以同一成字或構件組成之一側劃出首身分界線(就是以不對稱軸作為切線)。
       7) 三幢並列型:&#140413;=彐彐__一&#138068;_&#138068;ssmff。這也符合「同形同側規則」。
       8) ★此字破壞了同形同側原則:
            &#140333;=ibmnn;王王同形且有玨字,弓弓同形且有弜字;{王弓}沒有此字。
            故,應修正=戈月__一土_弓=ib__mg_n
    (2) 六成字組成的,目前祇見二層的疊字,且是由同一成字組成:
         &#145533;&#139245;&#137642;。
        作上下或左右結構碼,得碼同。但既是疊字,仍應歸入重疊型方式取碼,字首在上部。
        ★&#163757;=竹一_竹一_一=hmhmm。由不同字的六成字組成的二層的疊字,目前祇見此一字,是以左右切分
             取字首的。
             感覺上,這種上疊及下疊不同成字組成的二層字,目前編碼看作三幢並列型。若作上下切分,應
             取碼=hoymm,比較符合疊字精神。
  • 6# 鍾靈
  • 19-9-2010 00:30:46
本帖最後由 鍾靈 於 27-7-2011 08:50 PM 編輯

4)漢字中,筆劃最多的漢字是日本的「和製漢字」,這是由四層成字組成。依上下重疊型取碼,倉頡照樣勝任
     愉快:
        第一層:  雲   (一個雲字)
        第二層: 雲雲  (兩個雲字)
        第三層:  龍   (一個龍字)
        第四層: 龍龍  (兩個龍字)
        由這四層組成一個日本漢字, 日語是讀作「たいと」(Tai-To)
        本字編倉頡碼的話,若以成字構件取碼,字首是第一層的「雲」取碼=一戈,次字首是第二層的[雲雲]取
        碼=一戈,次字身是剩餘的第三、第四層,取第四層龖右下角的尾碼「心」。全字得碼=一戈_一戈_心。
        若以本文建議主旨,祗以字形作編碼基準,字首是第一層的「雲」的「雨」得碼=一月,次字首是第一層
        「雲」的「一」得碼=一,次字身是最後第四層的龖的左上角之「立」及右下角之字形「匕」得碼=卜心
        。全字得碼=一月_一_卜心。
  5)漢字中,字形疊層最多的,目前祇找到六層、五層:
     五層:&#131474;&#153063;&#136114;&#170698;&#170738;
     六層:&#170702;&#170714;&#140408;
  6)多個正方形構件組成的字,「同形同側規則」:以同一成字或構件組成之一側劃出首身分界線
┌┬┐
├┼┤&#150771;&#132411;
└┴┘
┌┬┐
├┼┤&#150802;&#150800;&#145530;&#156265;
├┼┤&#135037;
└┴┘
┌┬┬┐
├┼┼┤&#145533;&#139245;&#137642;&#163757;
└┴┴┘
┌┬┬┬┐
├┼┼┼┤&#173733;
└┴┴┴┘
http://www.chinesecj.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575
多個正方形構件組成的字,如何取字首、字身



全文連載十之四(三之一)
整理其上部有外廓包圍的字形區塊作字首的重疊型字,【情況一】及【情況二】比較
---------------------------------------------------------------------------
(少數外廓找不到重疊型字,酌配以包圍型、並列型作比對)
(前方加-號者是形勢上不認定其外廓向下包圍形成字形區塊的,前方加+號者是指定為複合字首硬性規定其
外廓是向下包圍成字形區塊的,如指定「合」的人包圍下方&#134043;。)
先排的是【情況一】(取外廓字形作字首),緊跟的是【情況二】(取外廓所包圍區塊作字首)
外廓:囗囗、冂冂几1几1几1乃乃戊戊;*人 人 人 人大 大 父?????癶癶夂夂夂、凵凵山山、匚匚、
例字:因恩、冈&#156270;風 朵 &#169395; &#136532;盈戚慼; 今-貪+拿+龕太-&#136864;-&#15897;春惷卷&#168043;&#149115;登凳&#160632;冬螽、&#132728;&#166243;幽&#139733;、医悘、
字首:囗因、冂冈几 几 風 乃夃戊戚; 人-人+合+合大-大-父?春??卷癶登夂夂冬、凵&#132728;山幽、匚医、
情況:一二  一二一 一 二 一二一二   一 一 二 二一 一 一一二一一二一二一一二  一二一二  一二
(*註:上部為「人」型都是取「人」作字首,唯有上部為「合」的取「合」作字首。「合」訂作複合字首。
       下方討論結果,為大局整體著想,人相似型大父??癶夂其實並不算作外廓字形,即是不具有包圍能
       力。少數取上方成字作字首,應屬【情況五】而非【情況二】,應修正。故此,整體上,人型及人相
       似型應屬【情況三】而沒有【情況一】、【情況二】,更不應有【情況五】。)
外廓:コココ、&#131207;&#131207;&#11905;&#11905;&#11905;厂厂厂  厂 厂广 广+广疒疒疒虍虍耂耂耂耂尹尹尹尹尸尸尸戶戶戶、
例字:&#155176;彐尋、厷&#167853;虒后垕歷厥蹷+ 厴+唇腐+麼+麾&#151327;疾&#160703;&#160229;&#144017;者煮老耆&#152560;&#139368;君羣屭尼&#140818;扈房&#144623;、
字首:ココ彐、&#131207;左&#11905;&#11905;后厂厂厥+*厭+辰广+麻+麻疒疒疾虍處耂者耂老尹尹尹君尸尸尼戶戶房、
情況:一一二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  二 二一 二 二一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
(*註:厴=厂祇包上部猒;饜=厂包整字形&#169913;。訂複合字首「厭」固定取碼=「一大」解決。
       厂型外廓的複合字首還有:辰麻(林)麻(&#144351;))
外廓:&#131276;?勹勹&#131342;&#131342;     &#11908;&#11908;     气气弋戈戈&#14766;     ?&#14768;(畿-田)、&#131274;&#131274;乙廴辶辶几2几2走毛尢、 &#131278;&#131278;
例字:司孠包炰&#131215;&#147880;     &#155174;&#138014;     氣&#160744;貳&#148072;惑&#141247;     栽韱 畿    、&#139704;&#14377;&#131310;建道導&#132685; &#169437; 趕氊尷、 &#139725;蠿
字首:&#131276;司勹包&#131342;(&#147880;-灬)&#11908;(&#138014;-寸)气氣弋戈或{&#141247;-心)?&#14768;(畿-田)、&#131274;亾乙廴辶道几 風 走毛尢、*&#139702;(&#139702;&#131278;)
情況:一二一二一二     一二     一二一一二二     一一 一      一二一一一二一 二 一一一   一二
(*註:照理「&#139725;」的字首為外廓,但倉頡字形取碼自左上角始右下角終,而&#131278;字形外廓的幾何圖形上左上角是
       空的,祇能取到&#139702;,外廓在右下角反而成了字身。這是值得注意的。)
(注意到,同一型外廓的有些取不同的字首嗎?尤其比對厂類型的。)
雖然,找到鑰匙了,但蒐查結果,還是找到少數一些「違反規定」的問題字(下面以★標示)。
一、研究上方具有人相似型外廓字形的上下重疊型字
-----------------------------------------------
人相似型(人大父??癶夂)外廓,在包圍的形勢上是屬三面包圍的冂類,應歸入三面包圍,但特性上又像厂類,祇是它比
厂類多了右捺。不過,說是歸入三面包圍也好,說是特性像厂類的二面包圍也好,我們沒有找到人相似型的外廓字形作為
一個字的尾碼的,具有尾碼包含省略的字例。這是所有外廓字形裡,最特別的一支。嚴格說,人相似型不是外廓字形,即
是它不具有包圍能力。(見本段最後總結論)
以下雖是看待人相似型(人大父??癶夂)的字形為外廓字形,以【情況一】及【情況二】來研究,但全盤人相似型的字例
研究顯示,絕大部份的的字例並沒有把它視作外廓字形,不管是否有包圍效果,祇是把人相似型當作像?一樣的一般字形。
少數幾個由五代手冊裡列出的字,作為具有包圍能力的外廓字形看待,是修正三代取碼,理由是「取碼原則不一致而使其
統一」。在比對了大量的字例,本文認為人相似型(人大父??癶夂)若能全以不具包圍能力的字形來考慮(即是不視為
外廓字形),將使倉頡取碼顯得更容易,纔不致因少數字例造成用戶疑惑,也不會時常有人發問某些字為何那麼取碼(像
:蠢惷憃凳櫈螽)。說更清楚,本段文字研究,是因這些字而起。
1. 【情況一】:以外廓作字首:
   1.1) 字首=人大父--這三型的外廓無法有效包圍整個字或向下無法包到一個整體,實踐上沒有【情況二】出現。
        如:愈  奪&#136860;  爹
   1.2) 字首=??癶夂--外廓向下包到的多是單一的連體字形(且佔整字空間比率不大),少數是分體字形。
        如:向下包住連體字形=春&#136548;&#160382;奏&#136825;&#14615;奉&#134187;&#136683;  卷券劵眷&#151648;眷桊駦  &#151336;&#151334;  各条夈&#143688;&#136537;&#136536;夅&#136534;夆&#136535;务&#136531;备;
            向下包住分體字形=&#15082;&#160807;&#153151;&#133260;  ?   登發&#151341;発&#151337;&#151333;&#151335;&#158420;&#151347;&#151348;癹&#151338;&#144701;&#153162;&#151344;&#151346;&#151349;&#151340;&#162228;(&#151350;&#151351;)
                             冬&#136541;&#13957;&#15803;&#160500;&#160914;&#14633;&#136539;惫(&#13329;)
        (&#151350;&#151351;)(&#13329;)剛好成了同型的【情況二】的反例。這是矛盾的。
2. 【情況二】:以外廓所包圍起來的區塊作字首:
   1) 人相似型(??癶夂)
      如:「惷&#172259;、憃、&#149115;&#139684;、凳、螽」分別取「春、舂、卷、登、冬」作字首、「櫈」取「登」作次字首。因春之頭
          「?」、卷之頭「?」、登之頭「癶」和冬之頭「夂」的兩撇,向下包圍住「日臼&#13630;豆冫」字形。這種把其
          向下撇所包圍區塊作字首的,被撇所包圍的字形都是連體字形(整體字形)。
          一旦,向下撇所包圍到的不是連體字,而是分體字形的頂端,就回歸到【情況一】,祇以外廓字形作字首。
          如:
          &#168043;(等於「大」在「&#136860;」的效果)
      ★不過,上述解釋「惷&#172259;、憃、&#149115;&#139684;、凳、螽」分別取「春、舂、卷、登、冬」作字首的理由,雖有理,卻又使
        倉頡輸入法整體複雜化了。
      一個好的輸入法,是越簡單越容易操作越好的。况且,發現了許多以「舂」作字首的一些字例,是這種對「春、
      舂、卷、登、冬」作字首的反例,容下在《個別研究各個人相似型,人大父??癶夂    4.  ?型》細說。
  • 7# 鍾靈
  • 19-9-2010 00:33:55
本帖最後由 鍾靈 於 7-10-2010 10:43 AM 編輯

全文連載十之四(三之二)
個別研究各個人相似型,人大父??癶夂:
1. 人型:祗有「合」訂作複合字首,人在上的字都祇取人作字首,未算作人包圍下方字形。
  1)★下述「(3) 上方成字構件作字首」(【情況五】)的字例祗有4個,「(2) 人所包部份作字首」(【情況二】)找
     不到字例,其餘全是「(1)以人作字首」(【情況一】)。
     建議應統一視「人」非有包圍能力外廓,人在上的字,全取人作字首(導正並取消「(3) 上方成字構件作字首」,使取碼
     變得單純。
  (1) 人作字首(【情況一】)
     (人下包字形為分體字者,無法完全包圍,祇能取人作字首):
   &#150686;=ofdw;人作字首。此字人包圍米(米是整體),籴為整體,應取=人木_田。但為了規則單純,還是取人作字首。
   &#158068;=ogcx;&#131849;=ogto;&#131548;=oipd;&#132335;=ojcm;&#158099;=ojvx;&#132343;=okkk;&#132349;=olyj;&#150808;=olyo;
   令=oini;&#139394;=oinb、&#139394;=omnb;&#146574;&#143094;=oine、&#143094;&#146574;=omne;貪=oinc;贪=oino;念&#173717;&#173721;=oinp;衾&#169628;oinv;盦=oint;酓&#165987;=oinw;
   &#137608;=omno;&#169628;&#131501;=omnv;
   &#157405;=omdb;&#145779;=omdm;悆=omdp;峹嵞&#139098;=omdu;畬=omdw;&#153824;=omed;&#132336;=omge;&#132350;=omgg;&#131846;&#132339;=omgl;&#132340;=omgs;
   &#151655;=omit;&#132039;=omiw;&#131995;=omku;&#131992;=omlb;&#139373;=ommb;畲=ommw;
   愈=ombp;&#141074;=ombp;&#172968;=ombc;&#172968;&#132121;=ombd
   &#131928;=omoj;&#131898;=omol;&#131971;=omoq;&#131928;=omoj;&#140808;=ompl;&#140820;=ompu;龠&#132004;=omrb;&#14672;=omrp;&#131794;=omrs;&#132344;=omud;&#153612;=omwd;
   &#132351;=omys;&#132338;&#144661;=onqd;&#157337;=oobg;&#150731;=ooow;&#13482;=osso;&#131723;=otlu;&#151709;=otwt;&#132337;=ovik;&#145520;=owdd;&#150637;=oykw;&#133394;=oymp;
   禽&#139541;=oyub;&#131770;=oyte;
   以下四字,人有包到下方一,照理字首要取亼或&#132315;,但其取碼充份顯示以人作字首是正常的,如下:
   會=omwa(若亼&#132315;作字首,全字取碼=omwfa);&#13433;=omwa(若{亼由}作字首,全字取碼=owa);
   &#131962;&#164014;=omwo(若{亼&#132315;作字首,全字取碼=omwlo、omwfo};
   ★找到一字編錯碼:&#160960;=onfi,字首人,次字首是{&#131210;田}),不應是「魚」,故應取碼=人_弓田_戈。
  (2) 人所包部份作字首(【情況二】)
     (人下包字形為整體字者,可視人與該整體字為一區塊來作字首。不過,找不到字例。
       假如有字例,在為了規則單純化,仍建議人在上的字,全取人作字首。另訂「合」作複合字首者除外。)
     1/ 另訂「合」作複合字首,不管人所包範圍大小。既有明訂就易判:
        &#131983;=orbl;盒=orbt;&#16367;=ordhe;&#160423;=orlmi;&#165933;=ormcw;盫=ormwt;&#157367;=orobo;&#131708;=orop;&#132388;=ortc;&#151708;=orwbt;&#161113;=orwi;
        &#161395;=oryhv;
        ★找到一不取「合」作字首的反例:&#163789;=人一口人=omro => 因「合」是複合字首,建議修正取碼=人口_卜人;
     2/ 對所包圍部份作字首的反例
        酓&#165987;=oinw;人包圍了{丶?},整個「令」是一整體可作字首,但本字仍取人作字首。符合「人在上的字,全取人作
             字首。」建議。
  (3) 上方成字構件作字首(【情況五】)
    ★(此成字是上部為「人」字形下包一整體字;如為分體字就歸入【情況一】,祇取「人」作字首。但為了整體規則單
      純化,建議取人在上的字,全取人作字首):
    &#135942;=odg;&#132019;=odomd:
            余作字首。{一木}是連體,人包到一,就等於包了整個{一木}。雖然依此思路本字取碼正確。但★仍建議
            字首祇取人,使整體規則單純化。故,應取碼=人_一木_木;字首人,次字首{一木},次字身土。
            反例:參照下面「余」在上的字,全取「人」作字首,次字首=上方余的{一木}:
                  &#157405;=omdb;&#145779;=omdm;悆=omdp;峹嵞&#139098;=omdu;畬=omdw;&#153824;=omed;&#132336;=omge;&#132350;=omgg;&#131846;&#132339;=omgl;&#132340;=omgs;
    &#169607;=ovt;★食作字首。建議取人作字首,應取碼=人_戈_日~廿。(食不是連體字,人型祗包到「、」,故依1)人作字首。)
            以下兩個「食」在上的重疊字(同一字異體),取「人」作字首,跟本字「&#169607;」矛盾:
            反例:以「人」作字首,次字首「丶」和「一」,次字身{艮共}和{艮共},非食作字首:&#169691;=oiac;&#169691;=omac
    &#151885;=oibu;令作字首。★建議取人作字首,應取碼=人_戈_弓~山
    &#151628;=onbt;今作字首。★建議取人作字首,應取碼=人_戈_弓廿
            &#151885;&#151628;兩字的反例:以下這些「令」在上的字,全取「人」作字首:
            &#139394;=oinb、&#139394;=omnb;&#146574;&#143094;=oine、&#143094;&#146574;=omne;貪=oinc;贪=oino;念&#173717;&#173721;=oinp;衾&#169628;oinv;盦=oint;酓&#165987;=oinw;
            &#137608;=omno;&#169628;&#131501;=omnv;
   結論:由「1) 人作字首」,所列這些字取碼 :
         會=omwa(若亼&#132315;作字首,全字取碼=omwfa);&#13433;=omwa(若{亼由}作字首,全字取碼=owa);
         &#131962;&#164014;=omwo(若{亼&#132315;作字首,全字取碼=omwlo、omwfo};
         可充份顯示:雖有字形「一」被上方人型包圍,但並不視作人包圍一來取碼(非【情況二】),而是單純的取人作字
         首(等同【情況一】);事實這是不視人型具有包圍能力,就是不視作外廓字形,於是這個【情況一】,實則是【情
         況三】。
  2)由另一角度來研究,比對以下情況:
        第一組=亽今令酓&#165987;&#173721;&#169691;oiac&#169607;ovt
        第二組=合&#135899;拿龕;
        第三組=亼會&#132324;會&#141034;舍&#135979;
    =>  不論第一組亽,第二組合,第三組亼,都可見人型隨下方字形的大小複雜情況,其兩撇有張合包圍範
        圍的變化。
        第二組,合這個字形區塊,其兩撇少有張合包圍範圍的變化,猜想也因此訂作複合字首(另原因可能
        也跟減少人開頭的編碼負載有關)。第二組應歸屬於【情況二】。
        除第二組外,其餘的字都取人作字首,並未將其包圍到的字形當作區塊而取作字首。但有兩字除外:
      (1) &#169607;=人女_廿=ovt, 比對   &#169691;=人_戈_日金=oiac
          上二字,是食部裡少數兩個食字放在上方的字。依一般規則,字首可取人;而形勢上,字首似又可取食
          。因食下方的腳,明顯跟下方共和廾分離,且食又是部首。正如:&#169690;,一般規則,字首可取亠,形勢上
          ,似又可取衣。再者,同是「食」在上的字,有反例:&#169691;--字首取人,&#169607;--字首取食,不一致!
          &#169607;=人女_廿=ovt,此一字打亂了原本單純的祇取「人」作字首的規則。
        ★建議:應修改 &#169607;=人女_廿=ovt  → &#169607;=人_戈_日廿=oiat     不取【情況二】,統一人型在上取碼
                在【情況一】
      (2) &#135979;=人口_口,此字跟「&#135899;」同碼。
        ★&#135899;=人口_口,是合為複合字首,而&#135979;的取碼應是比照與&#135899;同形結構而來的。但「合」畢竟不是「舍」,
           舍的兩撇不如「合」包圍了下方的「&#134043;」一般,包圍了{干口}。舍也不是複合字首。
        ★&#163789;=人_一_口人,此是上方是「合」,字首卻不取「合」(取碼=人口)。為何?建議應修正=人口_卜_人。
        ★建議:應修改 &#135979;=人口_口  → &#135979;=人_一十_口              不取【情況二】,統一人型在上取碼在
                【情況一】
      (3) 除上面兩例,人在其他位置區塊上:    ----都沒有包圍的效果顯現於取碼上
             人在字首首碼----(如上所研究)
             人在字首尾碼----麥桼
             人在次字首首碼--&#146629;&#147574;哈&#142824;&#142497;&#173777;
             人在次字首尾碼--漆
             人在次字身首碼--搽
             人在次字身尾碼--澰僉&#163789;
   ★結論:修改了&#169607;&#135979;兩字的取碼,人型在上的字的取碼,就單純得多了。除指定合是複合字首外,其餘人在上
           的所有字,人都視作如「?」一樣,就是人作字首,不需考慮甚麼向下包圍的區塊作字首(就是不當
           作外廓字形,無包圍能力,就是沒有【情況一】、【情況二】)。故,視作【情況三】。
           ★可是:由「?」,又扯出:
             每 = 字首「?」
             &#166346; = 人卜金=oyc;?不能包圍到母,何以用「每」作字首?這是【情況五】以分體成字作字首。故,
                  應改取碼=人_田卜_金。
   看來,倉頡不考慮人型是冂類包圍,因人能向下包圍的能力有限,更受到下方字形大小筆劃不同使所包圍的範圍變異,沒
   有固定。為了規則單純化,應該不考慮「(2) 人所包部份作字首」(【情況二】)及「(3) 上方成字構件作字首」(【情況
   五】)這兩種方式,何況(2)(【情況二】)及(3)(【情況五】)僅祇限於少數幾個字,且又與同結構的字有取碼不一的矛盾。
   認定人型為非包圍外廓字形,就是統一在【情況三】之下了。
  • 8# 鍾靈
  • 19-9-2010 00:38:02
本帖最後由 鍾靈 於 7-10-2010 10:45 AM 編輯

全文連載十之四(三之三)
2. 大型:大沒有被認為有包圍下方字形能力,故字首祇能取「大」,如:
         &#136864;={大_&#16416;_雙}=大_月山_水,不取=大山_人土_水。
         故,視作【情況三】。
3. 父型:父型的字少,祇見字身並列、次字首單碼、次字身兩碼,沒有次字首次字身分體又多碼的情況,不造
         成困擾。如:&#15897;&#148821;&#15896;。
         故,視作【情況三】。
4. ?型(春之頭):【情況一】的常用字例「春舂」,取?(春之頭)作字首。
         【情況二】的常用字例「惷蠢憃」,取「春舂」作字首。因?的撇&#15240;向下包住下方字形「日臼」(整體字),
          使「春舂」成為一區塊。憃=qx_p;字首=舂。不過,這裡的【情況二】正好跟【情況五】一致,因【情
          況二】之「外廓字形所包部份作字首」正好是一成字。
         但後來發現同樣結構的字有反例,如此【情況二】的解說就被這些字例否定了,以下的字都取字首=?,不
         取字首=春舂:
         &#172426;=qk_hx_f;&#158142;=qk_hx_i;&#158108;=qk_hx_m;&#158138;=qk_hx_r;&#161926;=qk_hx_u;&#158129;=qk_hx_x;
         若依【筆劃相連原則】,也沒明述「?」字形可以「與下相連」,而造成「春舂」為一整體可取作字首。
     ★建議:依「&#172426;&#158142;&#158108;&#158138;&#161926;&#158129;」的取碼情況看,「惷蠢憃」依【情況二】取「春舂」作字首是不適當的。不應視
             「?」(春之頭)有包圍能力,故不應取「春舂」作字首,而應依【情況三】取「?」(春之頭)
             作字首。(這不能算是【情況一】,因【情況一】是指外廓字形未包圍到下方的字形而取外廓字形
             作字首。換言之,手冊所記「惷」取「春」作字首是值得商榷的!)
5. ?型(卷之頭):【情況一】,以?作字首:卷劵券拳&#16712;&#146686;拳&#140106;眷&#162790;韏&#168043;&#140117;&#151672;
         【情況二】,以?下包的字形一起,整體作字首(字首取卷):&#149115;&#139684;
         ★但,同樣,?包圍「?」(整體)形成卷,在「&#140117;&#151672;」卻未取卷作字首,而取?作字首。比對
          「?(惷憃)癶(凳櫈)人(拿&#135899;&#151933;盫&#132212;)」取上方的「?癶人」(春之頭、登之頭、人),原則不一。
       用【情況二】的視角,研究其包圍效果:&#162790;韏&#168043;、&#140117;&#151672;  -- 我們可解通這五字的祇取?(卷之頭)作字首原
       因。但在「&#149115;&#139684;」卻觸礁了!
       => 此五字,目前五代倉頡2008軟體都取字首「?」。
          前三字「&#162790;韏&#168043;」,因?下方字形{一}、{五-一}、{艹}都受到「?」的兩撇包圍,但並未把更下方整
                 個「豆韋雚」包住,產生不了包圍效果,故字首祇取「?」。
                 ?下方包的是分體字形「豆韋雚」就沒有包圍效果。
          後二字「&#140117;&#151672;」,因&#13630;受到「?」的兩撇包圍,字首應取「卷」。
                 ?下方包的是整體字形?,有包圍效果。
     ★結論:不認為「?」(卷之頭)有包圍能力,把「&#149115;&#139684;」字首取卷的取碼修正,以「?」(卷之頭)作字首。
             一切容易!
6. 癶型(登之頭):【情況一】:登發
         【情況二】:凳櫈。依【情況二】解,同樣,癶的撇捺向下包住下方字形「豆」(分體),使「登」成為一
                     整體,故「凳櫈」取「登」作字首及次字首。如此可解釋得通。但,.......
         【情況二】反例: 跟上面?型,【情況二】一樣,也找到了反例,同「凳櫈」結構的,不取分體成字「登」
                          作字首及次字首,而是跟【情況一】相同地取「癶」作字首,★反例有:&#151350;&#151351;
         若依【筆劃相連原則】,也沒明述「癶」能與下相連而形成一整體。
     ★結論:不認為「癶」(登之頭)有包圍能力,依「&#151350;&#151351;」就是取癶作字首,故「凳櫈」也應取癶作字首及次
             字首。
7. 夂型:【情況一】:&#160632;=竹水_中戈_戈=helii;&#160312;=竹水_中一戈=helmi
         【情況二】:螽=竹卜_中戈_戈=hylii;夂撇捺向下包住了冫,使冬為一區塊作字首。
         【情況二】反例:上面《1. 【情況一】:以外廓作字首》列有:&#13329;
     ★結論:統一都視夂為非外廓字形、不具包圍能力,使「螽」依「&#13329;」模式,還原回三代取碼,將使整體更
             簡單。
★??癶夂結論:
       人相似型(大父??癶夂)外廓字形在上的重疊型字,尤其當下方具有字形筆劃較多的分體字字形、佔整體比例
較大時,比起厂類&#131278;類,最令人迷亂。舉例,「&#168043;」,雚祇有艹被?(卷之頭)包住,不確定把艹歸入{?艹}當作一區塊
,或是把艹歸入{艹&#167860;}當作一區塊。假如,向下包住的祇是分體字的頂部,就不用考慮包含成區塊,直取上部之人相似
型的外廓字形作字首即可,這是最簡單的。
       換言之,「蠢&#160652;惷、憃、櫈凳、螽」的字首「春、舂、登、冬」非複合字首,是五代修正三代的結果,五代說
明是「取碼原則不一致而使其統一」。但如此說明仍不夠清楚,仍看不出原本三代的取碼有何不一致地方。為了少數
五代字例「蠢惷憃、&#149115;&#139684;、凳櫈、螽」,徒增用戶大眾困惑;不如回歸三代取碼,視這些字形為非外廓字形,也即是
不具包圍能力,將使整體取碼簡單得多。
      總結論:於是,人相似型字形全可歸入【情況三】,不需有【情況一】及【情況二】的考量。就是,認定人相似
型,不是外廓字形,即是不具備包圍能力。
8. 字首「八」算是人相似型的外廓嗎?
   曾經,「翁」這個字令我迷惑了一陣。明明上部字首應切在「公」「羽」之間,為何翁,取碼=金戈尸一,不
   是取=金戈_尸一_一?曾懷疑,是否「羽」一定要取碼=尸一。其實,「羽」取碼=尸一,祇有在並列型字中作
   為字首纔使用,那是視「羽」作一區塊,不是以「习」作字首。
   原來,「翁」的字首取「八」不取「公」。「八」本身就是兩撇分離,沒有包圍的效果,如:分(盆貧)。於是
   ,也就不會讓「公」形成一區塊,成為字首。倉頡的刀,貫穿切過去,不一定是幾何直線的。以上看法,也
   可謂是「形勢說」的一例。
   若考慮八型為包圍,翁的公就成了字首,全字取碼將變成=金戈_尸一_一,不再是=金_戈_尸一。
   故,「八」是【情況三】的字首字形。
  • 9# 鍾靈
  • 19-9-2010 00:48:15
本帖最後由 鍾靈 於 20-6-2011 08:44 PM 編輯

全文連載十之五
二、研究上方具有厂類外廓字形的上下重疊型字
-------------------------------------------
外廓:&#131207;&#131207;&#11905;&#11905;&#11905;厂厂厂 厂 厂广 广+广疒疒疒虍虍耂耂耂耂尹尹尹尹尸尸尸戶戶戶、
例字:厷&#167853;虒后垕歷厥蹷+厴+唇腐+麼+麾&#151327;疾&#160703;&#160229;&#144017;者煮老耆&#152560;&#139368;君羣屭尼&#140818;扈房&#144623;、
字首:&#131207;左&#11905;&#11905;后厂厂厥+厭+辰广+麻+麻疒疒疾虍處耂者耂老尹尹尹君尸尸尼戶戶房、
情況:一二一一二一一二 二 二一 二 二一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
1. 【情況一】:以外廓作字首:
   &#11905;厂广疒虍产耂尸戶&#131292;--外廓包圍整個字
   如:歷贗贋應腐。因其上方的外廓字形广向下撇,包圍了整個字,故以整字來研究切分字首時,字首就是广。
   厂广包著整個字,字首即厂广:曆(mhda)贗(mofc)贋(mogc)應(iogp)腐(ioib)&#140045;(itcc)&#14488;(itxf)&#17898;(itfi)&#139915;(itce)。
2. 【情況二】:以外廓所包圍起來的區塊作字首:
   &#131207;厂广虍尹尸
   如:蹷。因其上方的外廓字形厂向下撇,祇包圍到上方字形「欮」,並未向下延伸到下方字形「足」,故厂
       所包圍的區塊「厥」,就是字首。
   厂广祇包上部或複合字首,字首即厂广所包上部或複合字首。其中有:壓({厭土})唇({辰口})蹷({厥足})麼({麻幺})
   麻(麾)麝({鹿射})。
   上部為鹿的字,也有广字形包圍整個字形;因鹿是難字,屬整體字,選作字首就不管广的撇長,如:
   麝&#172773;&#172742;&#172738;&#19748;&#172719;&#172782;&#172757;&#172785;&#172724; &#172780;。
  關於【情況一】、【情況二】,在第三代手冊列有一段文字:
         字首取碼還有以下情況(大都在上下結構的上部):
               1. 凵、匚、厂、广、疒、尸、戶、癶、廴、辶、走、几、毛、弋、气、爪、支等字常用部首,視
                  為字首。
               2. 八、人、父、&#59441;、{索-糸}、{學-子}、{&#160460;-虫}、&#59459;、{&#138080;-匕}等, 作上下分離的字首。
               3. 戈、戊、&#141711;、&#14768;、厭、厤、鴈、雁、辰、厥、产、麻、雁、羽、府、鹿、君;老、包、亥等
                  視為字首。
上段文字,尤其第3. 點的「厭、厤、鴈、雁、辰、厥、产、麻、雁、羽、府、鹿、君;老、包、亥」曾長期令我
困惑。要這麼背的話,倉頡真的入門門檻太高了,難怪沒有掌握到的人,都說倉頡難。由形勢上看是顯而易懂的,
當回歸基本原則,就會肯定:  「外廓所包圍部份即形成一個取碼的字形區塊(完整個體)」,事情就清楚了。
  具厂广型外廓在上的重疊型字,有【情況一】及【情況二】兩種取字首方式,看二代三代五代,字首都有變異,
猜想朱先生也在此思考頗多吧。
比較  厂广型有困惑者:厂(壓歷贗贋唇蹷)、广(麼(林)麾(&#144351;)應,註)、府(腐)、鹿(塵)、君(羣)、耂(煮耆)
(註:&#136463;=广祇包上部雝,故不造成困惑。)
    1)上下重疊型上部為厂广外廓:  (版面字形關係,下表格線顯示不對齊,可複製再貼到筆記本即見格線對齊)
   ┌────────────┬─────────┬──────────┬────────────┐
   │字首取碼字形\在上部字形│   二代    │    三代      │    五代        │
   ├────────────┼─────────┼──────────┼────────────┤
   │祇取外廓厂广      │ 厤鴈雁厥 &#18937;府鹿  │          │ 厤鴈雁 &#18937;府     │
   │(認包整個字)      │ 厭辰 麻      │          │            │
   │取:厂=一、广=戈    │         │          │            │
   ├────────────┼─────────┼──────────┼────────────┤
   │取外廓所包上部區塊   │         │厤鴈雁厥 &#18937;府鹿   │ 厥 鹿        │
   │(認祇包上部,不管撇長短)│         │厭辰 麻(林)麻(&#144351;)    │ 厭辰 麻(林)麻(&#144351;)* │
   │取=首尾碼       │         │          │            │
   └────────────┴─────────┴──────────┴────────────┘
      *五代回歸正常,外廓包圍部份即成取碼區塊。
        (1)訂「厭辰 麻(林)麻(&#144351;)」作複合字首,固定祗取首尾碼,免除撇長撇短包圍範圍因異體字而異的困擾。
        (2)「厥」在上的重疊字,厂祇包圍上部「欮」,故取字首「厥」。
        (3)「厤鴈雁 &#18937;府」在上,厂广都是包整個字,非祇包「秝&#131893;倠付」,故「厤鴈雁、&#18937;府」不作字首,而
             取厂广作字首。
        (4)鹿在上的字,少數广撇長,多數广撇短。原本广撇長包圍整字的,不能取「鹿」作字首,但因鹿是難字
           且鹿之广撇長的,部首意義仍歸鹿部,故視作整體,維持取「鹿」作字首。
       上述二三五代之間字首變異,記得朱先生有段文字記述,也與分攤厂广字形的編碼負荷有關。
        ★但,在五代倉頡2008軟體,又發現一個錯:&#137484;=女_一木_一。厤在上部字形在五代已確定祇取「厂」作
          字首,如:&#144133;櫪爏壢&#18806;瀝&#169558;,此七字其字身取碼全是=一_竹一。那麼,&#137484;的次字首就應取「厂」、次字身
          取「{秝止}」,應得碼=女_一_竹一。
    2)左右並列型左部為羽:    (版面字形關係,下表格線顯示不對齊,可複製再貼到筆記本即見格線對齊)
   ┌────────────┬─────────┬──────────┬────────────┐
   │字首取碼字形      │   二代    │    三代     │   五代        │
   ├────────────┼─────────┼──────────┼────────────┤
   │取單一「习」      │=尸卜('冫'取碼=卜)│          │            │
   ├────────────┼─────────┼──────────┼────────────┤
   │取「羽」        │         │=尸一('冫'取碼=戈一)│取=尸一('冫'取碼=戈一)*│
   └────────────┴─────────┴──────────┴────────────┘
      IBM5550(二代字形表,三代取碼規則)『翵翂翍翑』以『羽』為字首,但『翀羾』又以『习』為字首,矛盾!
      * 五代訂「羽」作複合字首,祗取首尾碼。
      『冫』字形: 第二代看作{丶丶}歸屬[卜], 第三代取『丶』『ˊ』得碼「戈一」, 如:
      字例:  率 =  卜戈人十(第三代)     卜卜人十(第二代)(用第三代字母表的IBM5550在此採第二代碼, 矛盾)
            其餘如『冬』(竹水卜), 『犀』(尸卜卜手), 『斗』(卜十) 等, 第二代及第三代同碼。
           (『冬』: 在第二代, 其下方用「冫」字形, 取碼卜; 在第三代, 其下方用{丶丶}字形, 取碼卜。)
    3)上下重疊型上部為亥帝:
      三代手冊規則中沒聲明而載在練習中,把「亥帝」取作字首,五代修正:
        賌=>亥(三)=>亠(五)                          啻=>帝(三)=>{帝-巾})(五)
      筆劃相連原則:三代沒有「&#139240;與上相連」,五代「ノ與其上相連」不能用。所以,「亥」不是連體字,於是
      「亥」在上的重疊字,應取亠作字首。
    4)尹耂,屬厂類外廓:「羣、煮耆」外廓「尹耂」的撇所包到「口日匕」形成區塊「君、者老」,成了字首。在二
            、三、五代都沒變。「君」字首的還有:&#148037;帬&#157873;。
    5)&#59441;癶夂,屬人相似型字形,依《一、研究上方具有人相似型外廓字形的上下重疊型字》建議不算作外廓字形,
              即不具備包圍能力。字例有:蠢&#160652;惷、憃、櫈凳、螽
      五代:「春、舂、登、冬」作字首。因兩撇包圍「&#59441;&#59441;癶夂」下的「日、臼、豆、冫」。它們非複合字首,
             是五代修正三代的結果--取碼原則不一致而使其統一。
      三代:「&#59441;、&#59441;、癶、夂」作字首。無視兩撇包圍情況。
    6)&#131277;類包圍的部份就是字首:
      (1)如字首為戈/或、戊/咸、及戈/戊相似型的字:&#140773;惑&#141771;&#15612;&#148089;&#135987;&#148636;&#141835;&#141247;、慼&#135882;觱&#172659;
           (戈相似型還有包圍字首[立戈][止戈]:&#141824;&#148407;&#162595;&#141820;&#141817;,及[音戈]字首:&#136288;)
           (戊/咸及戊包圍字首、戕包圍字首(&#136329;=字首&#148884;,字首外廓戕)都應歸入冂類)
      (2)包圍外廓字首「勹」:,「炰&#148125;」的勹祇包上部的「巳&#139357;」,故取「包(勹&#139357;)」作字首。三、五代皆同。
  以上情況,在手冊上祇有例子但都沒有直接說明原因。到底重疊型字取字首、次字首時,下刀位置在哪裡纔是
最適當的?總不能依手冊背書。多年來,這些字如何確定字首,總是困惑著我:
壓歷贗贋唇蹷、麼麾應腐、羣&#148037;、煮耆、炰、蠢惷憃;  
其上方之外廓字形依序:  厂、广、尹、耂、勹、&#59441;
後來,在研究惷憃的字首取碼,突然靈光一現,回歸到基本原則去吧:
       【外廓所包圍部份即形成一個取碼的字形區塊(完整個體)】--有包就是自己人
果然,多年來這些困惑我的字,都得到解釋了。
  總結在眾多包圍型外廓字形中,其中厂類外廓字形,在上下重疊型的字,會因向下撇的筆劃,撇長撇短所包圍
的區塊範圍,而使字首切分位置有變化,除了複合字首外,其標準就是撇長能及的所包圍範圍。
  • 10# 鍾靈
  • 19-9-2010 00:52:18
本帖最後由 鍾靈 於 14-6-2011 11:51 AM 編輯

全文連載十之六
三、研究上方具有&#131274;類外廓字形的上下重疊型字
-------------------------------------------
1. 其他&#131274;類外廓字形, 尢廴.....易識別上下切分界線。但對於突出於&#131274;外廓之上的,就得先取了。
   這情況也發生在凵外廓字形上,如未修改為標準字型前的「函」,氶上的フ是突出於凵的,第三代取碼=弓山水
   ,第五代依標準字型取碼=山弓水(氶是在凵之內)。
2. &#131274;型
  1) 一般&#131274;型區塊,&#131274;包圍整個區塊(沒有字形突出於&#131274;外廓,較明顯易取碼,先取外廓&#131274;。
     &#131274;在字首,如:【情況一】 &#133637;=女_卜日_田=vyaw;
                   【情況二】 &#141312;=女月_心。先取外廓&#131274;。
             同樣【情況二】:&#141578;=卜月_心。鬯=山戈_心。導=卜山_木戈。
     &#131274;在次字首,如: &#131450;&#144776;==卜_女田_木,次字首(&#131274;囗),尤如導之字首取道。
  2)&#131274;所圍的區塊中,有字形突出於&#131274;之上。
     先取突出字形,再取外廓及外廓所包字形之右下角。
     這情況同於三代對「函」取碼的參考字形,那是「氶」的頭フ突出於凵外廓的異體字,取碼=弓山_水。(五代取
     碼修正以正體字作參考,「氶」的頭フ沒有突出於凵外廓之上,得碼=山弓_水。)
     如: &#14377;=人女_竹山,人突出於&#131274;,先取人
          &#144820;=卜女_木,卜突出於&#131274;,先取卜
          &#133604;&#133623;=卜田女尸=ywvs: 字首上邊字形卤,卜突出於&#131274;,先取卜。卜與下相連,故卤成一整體,&#131274;包圍卤
               使卤成了&#131274;區塊內容,但&#131274;與下方&#131276;是連成一體的字形,故本字成了連體字。
          &#145702;=卜戈_弓人=yino:字首左邊字形,卜突出於&#131274;,先取卜
          &#161913;=卜女_月山山=yvbuu:字首左邊字形,卜突出於&#131274;,先取卜
      字例「&#144820;」:
         &#144820;=卜女_木, 不取X卜田_女_木,或不取X卜_女田_木,為何?   
         &#144820;的取碼=卜女_木, 表示第三代的《連體字筆劃交連規則》中的「卜與下相連」在五代仍有效。 即卜,與
          (&#131274;<&#135640;-夕>)相連。
         卜,與下相連(三代);而<&#135640;-夕>又在&#131274;內,(&#131274;<&#135640;-夕>)為一整體,故卜與(&#131274;<&#135640;-夕>)相連,取"卜~&#131274;"作
         字首。(~指<&#135640;-夕>部份省略,不是包含省略,&#131274;是兩面包圍型,不可包含省略。)
         同樣:&#160286;={中&#131274;厶}=中女戈=lvi
              (★但,虫字不取=中一戈,並不適合。因中下方字形不是厶,是[一丶]。故&#160286;整字取碼應修正=中女一戈)
      字例「陋】:
         陋=弓中_一月_女。丙&#153902;出於&#131274;之上,而丙為整體先取作次字首(兩碼),&#131274;作次字身。


四、研究上方具有&#131278;型外廓字形的上下重疊型字
-------------------------------------------
取碼總序自左上角往右下角,故左上角所遇,不是&#131278;,而是&#131278;內左上角字形。於是外廓&#131278;成了尾碼,而不是像外廓
厂作為首碼。但這種包圍仍很易確立上下區塊(字首字身)界線。
1. 字首
   &#139725;=(&#139702;一&#139702;&#131278;)=女戈_女_一;外廓&#131278;成了尾碼。&#131278;所包圍起來的整個字是一個區塊,但由於&#131278;在右下角,無法
      取作字首,不能如厂所包圍的字,像重疊字一樣作分體字取碼,而是等於連體字方式,最多取四碼。
   蠿=女一__中戈_戈;外廓所包部份是字首,但取碼不是先取外廓。字首首碼=左上&#139240;是左邊之幺,字首尾碼=
      右下是&#131278;的一;字身=&#17845;。
   &#140378;={(E{&#131278;ノ)_ヨ}=尸一_尸一。字首=E{&#131278;ノ},E包在{&#131278;ノ}內,首碼在E取碼「尸」;外廓{&#131278;ノ}是字首的尾
      碼,取厂,即是看成{丨厂},取後者厂。

   &#152488;={(&#131278;一)_矢}:「&#152488;」取碼規則與以上三字「&#139725;蠿&#140378;」的大規則相異,「一」字形跟&#131278;比太小,自左上而右下
      ,先遇&#131278;,判作&#131278;包圍一。於是字首(一&#131278;)的首碼先取外廓&#131278;、尾碼取裡面的一。取碼,&#152488;=中一_人大。
      這裡見到了下文所提的拓撲變形的觀念(「形勢說」和拓撲變形的觀念;借用字首【情況一、二、四】的研究,
      全文連載十之八  #12樓)
2. 次字首:
   &#137342;=女_人竹_山;但此字之次字首無法歸入&#131278;類,因&#131278;被拆成了{丨厂}兩筆形。

比較包圍外廓字形在不同的取碼區塊位置上的情況
-------------------------------------------------
    一般分體字,自然分離界線清楚,界線內便自然形成字形區塊,自左上而右下取首尾碼。
    包圍型分體字的外廓包圍自然形成字形區塊,其外廓字形有九大類:囗冂凵匚コ厂?&#131274;&#131278;,例舉各型如下(不全):
          囗(母-÷)(匃-人)(瓦-丶)、冂几1乃戊;-人-大-父??癶夂、凵山、匚、コ、
          &#131207;?厂广疒&#148843;产厃{詹-言}{&#162383;-言}虍耂尹尸戶&#131292;、&#131276;勹&#131342;?气弋戈&#14766;?&#14768;(畿-田)、&#131274;廴辶几2走毛尢、&#131278;
        (前方加-號是形勢上不認定其外廓向下包圍形成字形區塊的;几1=風&#169395;、几2=&#132685;&#169437;)
          在包圍型字外廓包圍整個字成為一區塊,外廓即字首。外廓包圍區塊形成字首、字身、次字首或次字身的,
          ,外廓便成為這些區塊的首碼。在區塊內的四及三面包圍型的外廓字形,如位於祇剩一碼要取的位置,祇
          取外廓字形,省略它所包圍之內部字形,這叫包含省略。
包圍整字成整體區塊:
字首=外廓               (&#131274;&#131276;) 母="田"卜戈     凶       冈
                   (囗)  因="田"大
字首=區塊(外廓是首碼)         (母)  &#140819;="田"卜_心    &#135792;兇      &#156299;
字身=區塊(外廓是首碼)         (母)  &#140803;=心_"田"卜戈   汹&#13355;匈     &#17092;&#167136;
字身=連體字身(外廓是尾碼)       (酉)  酒=水_一金"田"   &#143786;       &#144211;&#147097;滿浦需滴滳&#147071;&#147340;
次字首=區塊(外廓是首碼)        (母)  &#140925;=人_"田"卜_心  &#144246;鍐鑁     &#147752;&#156066;渦(上方冂)
次字首=區塊(外廓是尾碼)        (酋)  樽=木_廿"田"_戈  禽(&#13355;=次字首) 澳溥&#16373;(而=次字首)渦(下
                                            方冂)
次字身(次字首1碼)=連體(外廓是尾碼)  (酋)  揂=手_廿金"田"          &#147609;  (外廓是全字之尾
                                           碼,也是該次字
                                           身區塊尾碼(包含
                                           省略外廓冂內字形)
次字身(次字首2碼)=連體(外廓是尾碼)  (囗缶) &#168344;=一月_十中_"田" 溝       鍽糯(次字身=全字之尾
                                          碼,本例是該區塊
                                          首碼(包含省略外
                                          廓冂內字形)
次字身(次字首1碼)=區塊(外廓是首碼)  (母) 悔=心_人_"田"卜   胸       &#166670;
                   (母) 莓=廿_人_"田"卜   脑
次字身(次字首1碼)=區塊(外廓是尾碼)     /           /        /
次字身(次字首2碼)=區塊(外廓是尾碼)  (&#135586; )腦=月_女女_"田"   &#145453;       橘(次字身=全字尾碼
        (若有區塊(母)=次字身尾碼;包含省略外廓(&#131274;&#131276;)內字形)         (包含省略外廓囗內
                                           字形))
                   (囧) &#168048;=人人_廿廿_"田"  &#147559;       &#145279;(囘=次字身)(次字身=
                   (囷) 攟=手_戈心_"田"            全字尾碼(包含省略
                                          外廓冂內字形)
次字身(次字首1碼)=分體(外廓是首碼)  (回) &#135042;=木人_一_"田"口  &#131887;&#166561;鬱     &#145460;
次字身(次字首1碼)=分體(外廓是尾碼)  (&#13313;) &#142592;=手_十_人"田"   &#136521;       禽(禸=次字身)鎬
                   (回) &#166818;=金_田_口"田"            次字身=全字尾
                                          碼(包含省略
                                          外廓冂內字形)
次字身(次字首2碼)=分體(外廓是尾碼)  ({一回}) 瀒=水_木人_"田" &#147559;       &#166510;
                   (固) 夁=土_田中_"田"
1234.. 11下一頁
回復 收藏 淘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