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舉報
馬拉一個錘子 發表於 30-4-2020 08:51 PM 然而,自稱對倉頡有相當研究的某人正是犯了如下的錯誤。此人提出了一堆看似相當自洽但實則值得懷疑的理論。舉個栗子,「婁」在三代取「中田中女」,此人遂提出了一個理論——「兩尖相對則為連」。亦即,只要兩個尖頭對着,這兩個尖在倉頡中就會相連起来,由此他推出,「妻」由於上方的「丨」和下方「女」的尖頭,是一個連體字。然後,他進一步推出,五代「婁」當分體字取「中中.女」是錯的,沈紅蓮不懂倉頡! 事實真的如此嗎?很不幸,事情似乎並未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發展,他發現「勇」是個反例。「甬」的尖頭並未和下方「力」的尖頭連在一起。但是過了段時間,他又說,因為「勇」上方是三個尖頭,不是一個尖頭,所以他認為兩尖相對即為連的理論仍然很有價值! 從上方的事例可以看出,無論他提出的理論有多少反例,他都能夠找到藉口來迴避反例。如果反例是生僻字(漢文庫典中有「⿱禾虫」、「⿱禾車」等字可作為「兩尖相對則為連」的反例),他就會說這是生僻字,很可能是取錯碼,不足為據。如果反例來自五代,他就可以反咬一口說沈紅蓮不懂倉頡,然後說他的理論「成功」地證明了這一點。如果反例來自三代常用字,他還可以在他的規則上打一個補丁來迴避這個常用字,這樣,除非能詳細地問到朱邦復本人,就永遠無法將他的理論推翻,他永遠都不會承認自己有錯!這些理論和《龍喻》中的噴火的龍,有什麼區別嗎?
〔上平下土〕不屬於兩尖相對。因為兩尖相對要「起筆落筆相接」,而土的起筆為橫。在歷史的遷變中,它並未形成直連字形。因此不要看到兩尖,就以為它相對。
事實上按筆畫順序取碼,正是我們所反對的。因為個人的書寫習慣,多多少少會有所不同,且每取一字,就要想一下該字的書寫順序,不可能是有效率的方法。
cj6 發表於 19-5-2021 06:23 PM 新消息。昨晚我寫《「尹卂」荒謬行爲及言論集中帖》,那個「玄學」家「尹卂」就一直追蹤。我在第二層樓,說 ...
馬拉一個錘子 發表於 19-5-2021 06:53 PM ... E.曲解手冊中的說法,聲稱朱邦復99%言論支持按筆順取碼,而只有他讀懂了朱邦復先生的話。 ...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康熙字典与倉頡之友
GMT+8, 11-8-2022 07:37 PM , Processed in 0.162067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