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之友
康熙与倉頡
主頁 自學 倉頡字典 康熙字典體

倉頡平台2022 網上輸入法 九萬漢字

論壇 聯絡 康熙字典網上版 捐助本站

中文輸入法學術論壇

倉頡之劫
  • 1# ejsoon
  • 629877512-9-2014 21:06:19
本帖最後由 ejsoon 於 22-9-2014 07:50 PM 編輯

倉頡之劫
--倉頡輸入法三四五六代之辨析及優劣評定

倉頡輸入法,基於其作者朱邦復多年研究的漢字理論.使用者可流暢準確輸入大字集漢字。由於
官方和坊間出現不同的版本,初學者開始不知做何選擇。筆者二零一二年初學五代,後用三代,
熟知兩者差異.本文即針對此問題提出個性觀點.

本文從起意,策劃到纂寫,歷時四月,三經易稿,由原先衹比對三代和五代,到全盤評測三四五六代
,個中滋味難以言說.

倉頡,本來不應有版本差異之憂,亦無難學之擾,緣何現今人們對其偏見和誤解如此之深?蓋無人
釋疑也.
本文深入研究各版本之特性及偏誤,望能爲"倉頡版本之爭"以正確的嚮導.

本文PDF檔下載-539KB(9月22日修訂版)百度盤
倒序瀏覽 看全部 全部回復75
  • 2# ejsoon
  • 12-9-2014 21:51:53
六代:倉頡外傳

零二年完成卻袐而不宣,非正式版本坊間流傳,維基百科是它的唯一資料來源.
我在網上認識的一些朋友,盲目地追求最新版本,殊不知,六代已經和正統的倉頡相去甚遠.
  • 3# ejsoon
  • 12-9-2014 21:54:19
本帖最後由 ejsoon 於 12-9-2014 10:01 PM 編輯

1.[的]字.

其在中文語境裡出現的頻率是最高的,對於絕大多數使用其他輸入法的人看來,他們不接受[的]
字要打四鍵{竹日心戈}才能上屏,就像他們不接受倉頡的最長五碼和其形意部件的組字方式一樣
.於是六代便因爲字頻和把[的]字變成了一個倉頡字母和輔助字形!!難道朱老不檢閱沈女士的作
品嗎,還是年老被欺,聲音被壓制?在此我替朱老出一聲:六代的[的]已經脫離倉頡一貫的思維.

如果你問,[的]字衹須輸入一鍵便可上屏不好嗎?能輸入一鍵爲甚麼非得輸入四鍵?我要說的是,
倉頡輸入法爲漢字的準確檢索而來,所以它絕不會去考慮[某字要打得更快所以碼長給它減短]的
問題!!!朱老的原話在此:[倉頡]主要之精神不在[追求輸入快速],而係[保存漢字之根本].今日
兩岸的形碼輸入法都陷入了這一個誤區:形碼爲漢字輸入的效率而來.而效率被解釋成速度,速度
又被定義爲[有簡碼],[碼長短].大錯特錯!拼音慢嗎?拼音根本不慢,雙拼兩鍵一字,衹是音碼的
重碼過多,所以拼音不是不快,而是[不準]!因爲不準所以慢.在漢字檢索無歧義的情況下,用戶會
在短時間內,達到[不用想即可知道按哪個鍵]的境界,如此一來按一個鍵和快速連貫地按四個鍵,
效率上有任何差別嗎?

在此我把朱老的思想再解釋一遍,形碼不應朝[碼長短輸入快]而努力,而應朝[怎樣輸入更準確]
的方向前進.六代[的]字根,正是上面已經解釋過的錯誤思潮的產物.如果今次你把字頻第一的[的]
放到了倉頡字母上,那你打算把第二第三名放哪裡?[我]字爲甚麼沒有設爲倉頡字母?[止]字
在字頻上排在第幾卻增設爲字母?增加一個[的]字速度又能提高多少呢?倉頡仍然不能打詞,五碼
最長,沒有簡碼,不會爲字頻改變其他字的編碼碼長.你可知打字速度根本不是靠減少碼長就能提
高的!

[的]把原來極富內涵深義的[竹戈十大中一弓]之倉頡字母[竹]替換了,沒有[竹]的世界,[的]真
的可以嗎?我好像沒見過甚麼字含[的],然而[竹]亦很常用.沒有倉頡字母,竹字頭放在[斜]裡面,已
經丟失了倉頡字母與輔助字形的記憶連鎖.
  • 4# ejsoon
  • 12-9-2014 22:03:57
本帖最後由 ejsoon 於 12-9-2014 10:05 PM 編輯

2.各種奇異的輔助字型.

我想問每一位用過形碼的朋友,你們能接受一種形碼,上面的字根你們連見都沒見過,也想不出在
哪裡用嗎??
倉頡六代做到了,它把一些奇葩部件植入其中.(巛+一)這個字型竟然是出現在一個生僻字[菑]的
異體字[葘]上!還有亜産等字的構形也現身其中.我想問,你如果打的是形近的異體,那打慢一點
有甚麼關係,讓它出現在候選不可以麼?(鬻-米)系列確實有三十多個重碼,但那些都是生僻字,輸
入法是給人用的,不是給專門打鬻系生僻字的人用的.這個做法,不就是讓原本的生僻字在倉頡輔
助字形上變得引人關注了嗎?還有(丨+口)不知所用,(关-捺)(口口口)等字形已經失去倉頡"零而
散"的特色了.

我以前五筆和鄭碼均用過兩年,遂熟知各種形碼輸入法的特點.六代大多數輔助字形的增設,用的
是五筆"整塊缺末筆"的方式,這種方法等同於兩碼定形的鄭碼雙根碼思想(因爲一個缺末筆的字
形再加上其末筆字形,共取兩碼便準確檢索到所要的字形).這種思想是以前倉頡三四五代從未有
過的,之所以沒有,是因爲倉頡採用"地圖式分割"對漢字進行解讀,連起來的或同一個筆畫都能根
據現有的倉頡字母和輔助字形進行取碼,比"整塊缺末筆"的字根設置要高明許多.五筆思維的弊
病,在其不同版本的共通性極差中可見一斑.

鄭碼思維,即大字根思維.雖然同是形碼,同爲全字庫而設計,但鄭碼檢索漢字的精準度遠差於倉
頡,其原因就在於鄭碼有種"大字根更快速"的超級輸入法情結,並不把重點放在"人的理解"和"人
的檢字思維"上.例如[龍]:我用了半年的繁體鄭碼,竟然不知道[龍]字怎麼寫,但用這個形碼卻能
非常順利地打出來,因爲鄭碼把整個[龍]字設成了一個字根.倉頡不能用這種思路!其三代設計
[亡+口]時就知道這個字根當然衹能用在[贏羸]等字上,但爲使此輔助字形"好看簡單",爲了"保存
更多的漢字元素",三代沒有把它換成[贏-貝]這麼大而繁的字形.這還有個附加的好處:輸入者取
了更多的碼,從而通過使用倉頡輸入法強化了其手寫識別記憶.

及至我看到六代延續五代[贏-貝],又來一個[鬻-米],我才驚歎恨惜!倉頡字母和輔助字形,就應該
"零散精簡",這種"大而繁"的字形不可能是倉頡的!
  • 5# ejsoon
  • 12-9-2014 22:12:38
當然,倉頡外傳也是有做得好的地方.如反字首,它解決了某些字字首部件多而字身少的問題.最
值一提的是它對[順]字的拆解,常規的理解,[順]字和[須]字在拆解方式上應該相同,但是須是
[首二身三],順卻是[首次三末].曾經有人提意見,當時被朱老和沈女士罵得狗血淋頭.但想不到沈
女士默默地採納了此人的意見.(我甚至覺得這是一種被叛...)可是反字身衹是創意不錯,在我看
來卻仍不如從前按部就班的方式合理.因爲身三首二的字實在是太多了,六代不過揀了幾個,卻讓
規則複雜化.
[豖-丆人][豕-丆人]也很實用,因我在輸入[家豕啄逐遂豹貌]等字總是時有混淆.這是個可取的
改動.
有人說六代取消了[難]字規則是個亮點,我並不覺得難字有何不妥,相反六代在取代[難]字之時
加入的各種難看的字根才是真的"難".
  • 6# ejsoon
  • 12-9-2014 22:13:59
以上,六代更像是一個異體字專業輸入法,對於某些在unicode內碼相同但兩岸字型不同的字(如
角),六代都分別有編碼,應用於專門的倉頡中文電腦.
朱老對輸入法的研發早已不聞不問,所以我們可以肯定這個輸入法係朱老的得力女助手沈紅蓮及
一些大陸的朋友製作.這批新作者受國內形碼的影響,借朱老之名,胡亂改造倉頡輸入法.我相信
朱老看到六代的方案,一定不會同意其作爲倉頡標準版本的.我猜測這也是其十多年都未正式公
開的原因.當然不正式公開還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六代設計之用途係在倉頡中文電腦,其與我們
普通人的電腦的漢字內碼上有些差異.二是其實三/五代倉頡足以完美解決簡單準確輸入大字集
的問題,不必要再推出六代,以免現行版本更爲混亂.
可是一些收到官方寄出的六代碼表資料的朋友,在坊間流傳[倉頡新版本],目前新手要找到六代
碼表和輸入法已經不難,但若沒有專人指教很可能會誤用六代,到時若因微軟預裝等原因要用回
三/五時,才發現六代和三/五代早已不是同一個輸入法!看到一些原先用三/五代的朋友已經轉了
六代,我深感惋惜.在此我高調呼喊:倉頡六代不是倉頡新版本,而不過是個試驗品性質的[外傳]!
  • 7# ejsoon
  • 12-9-2014 22:18:29
五代:狗尾續貂

撼六代易,撼五代不易!
因爲五代的改動仍由倉頡之父-朱邦復先生主持,首發於87年.五代官方支持了簡化字,並且針對
某些簡化字較爲重視地更改了規則.彼時的朱老入駐本國深圳科技園,一幹又是幾十年.生長於大
陸的我對台灣十分嚮往,雖然看了<<智慧之旅>>明瞭前因後果,還是很難接受台灣竟然迫使一位
德高望重-身懷絕技的科學家離開,而這位前輩在大陸找到了一塊安心做科研和文化的淨地!

晚生素景仰朱前輩,並對朱老無私獻出倉頡版權,讓我能用上這樣高效的輸入法深表感激.
但是對於倉五不好的地方,我仍在此直言不諱.多有得罪,敬請包涵!
  • 8# ejsoon
  • 12-9-2014 22:24:03
1.五代手冊的校對問題

吾聽聞朱老寫書意氣風發,暢快淋灕,不求言辭精緻,但求表意無訛.沈紅蓮女士鮮有創作,但工作
細緻入微,校對一細不苟.兩者配合乃天合之作.

所謂"人無完人",,我並不否認沈女士爲倉頡的創立和發展立下的汗馬功勞.五代手冊的校對質量
在出版業裡算是很高的.

即便如此,我還是找到了五代手冊中的一些問題:
(1)影印版的序中:"例如說在第三代中,“冫”部原來與“冫”部同佔一鍵",此句第二個[冫]應爲[辶].
(2)影印版第一十九頁:"因保留了鍵供特殊使用","鍵"字前面缺了某字.
(3)影印版及電子版第七十八頁:"如'堇'字取碼如下:",後面卻無對[堇]字取碼的講解,因此這句
話純屬多餘.
(4)影印版及電子版第七十六到七十七頁:當談及有人認爲[九應拆作大女,力應取碼大弓],手冊
竟然談的是筆順問題.根據我的個人理解,筆順不管是先撇還是先橫,這兩字的首碼均取[大].這
裡談的根本與筆順毫無關係,而是談[是否應在筆畫彎折處截斷]的問題.我認爲此問題應這樣解
釋:在連筆的筆畫折彎處截斷取碼,折筆形狀便不能保留,有違完整原則.
(5)手冊中的[取碼數與取碼部位],和[部分省略原則],在我看來內容是重複的.某字取了首尾碼,
中間部分當然就被省略了!

以上,五代手冊的校對和內容安排都不是十分完善,前兩點是香港文化傳信的出版校對失誤,但第
三到第五點則是著者的責任了.

下面引出更多針對五代問題的探討.
  • 9# ejsoon
  • 12-9-2014 22:38:09
2.工土包含被省略了

在第三代中,並沒有特意指出是哪些漢字部件有包含省略,五代爲使規則成文,定義準確,規定了
十個有包含功能的字形,這個做法我十分認同.
但問題是,五代爲何要取消[工土]的包含功能?

五代手冊寫道包含省略規則的製定是爲了[易於辨識],但沒有深入講解爲甚麼包含省略能易於辨
識,何處易於辨識.我們知道,包含適用於倉頡取碼中的末筆.在此我提出我對包含省略的解讀:這
個規則正是爲了讓取碼中的末筆更易於辨識而來,即取末碼時找最後的部件.
試看以下幾個字的取碼:
靈[五代:一月口口人][三代:一月口口一]
瑩[五代:火火月一戈][三代:火火月一土]
對比發現,在末筆的取碼上,三代不是更加容易嗎?末碼直接找最後一個,從後面找上來,直覺上當
然是[工土],而不是[丶人].

至今我未思考明白,亦未得到解釋,爲何取消工土包含,相信在規則上多寫入兩個字型不佔用多大
的版面.
  • 10# ejsoon
  • 12-9-2014 22:40:28
3.包圍但要有高度的差別

到底是規則先,還是編碼先?把使用者的體驗置於一邊,這就是五代:細化了規則,編碼卻更不合理.

函:[五代:山弓水][三代:弓山水]
五代的編碼,等同於凵把整個字框進裡面.[函]字怎麼看都是先折再到下面的部件.凵確實框住了
與折相連的水,但不宜將折拉下水.

原三代編碼體現了凵的高度衹有水這麼高的細微字形特徵,可以看作是具有向下連接功能的[橫
折]連住了有包圍整體功能的凵.
例字[豐],原山字有作字首的作用,但在[豐]字的取碼中,肯定取[山丰丰]作字首而不是衹一個[山].
因爲[山]具有對於裡面的部件"打包"的作用.
再看[繼陋]二字,正是[繼]的豎折高於其餘部件,所以先取,而[陋]的豎折低於其餘部件,所以後取.

遂[函]取碼不宜從五代.
1234.. 8下一頁
回復 2收藏 淘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