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幾位都說了很多,我來補充幾點。
朱邦復先生自己對倉頡的看法,從下方節錄的問答中便可看出:
問:對於LINUX OPEN SOURCE的觀念,請問您的看法﹖未來中文2000是否會走自由軟體
的路線﹖最後,請問您對中文萬碼奔騰的意見﹖
答:1、本人是自由軟體最早期的實行者之一,除了倉頡輸入法之外,「蘋果漢卡」在1982年賣了二十五萬片,我未收費。...
在GNU官網中,其對Free Software有如下定義:
“Free software” means software that respects users' freedom and community. Roughly, it means that the users have the freedom to run, copy, distribute, study, change and improve the software.
容易得出,對倉頡的修改和分發,是完全自由的。
樓主提到有人說“谁强谁有理,故而他的字库编码不采用unicode,而是gb18030”。
不論「谁强谁有理」這話對不對,即使只論后面那半句,其實也是一種常見誤解。Unicode本身不會直接用作內碼,而是要以UTF(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 )形式儲存。而GB18030,是一種特殊的UTF,也就是說,GB18030和Unicode並非像許多人以為的那樣毫無關係。簡單的驗證方法便是,在Python 3內輸入'?'.encode('gb18030')會返回b'\x9a7\x868'。而眾所週知,「?」字在前不久才收入G區內。另外,微軟的記事本裏長期將UTF-16稱為“Unicode”,也加深了很多人的誤解。